鱼类学教案(生物科学).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鱼类学教案(生物科学)
第一篇 鱼类形态学部分 3
第一节 鱼类学的定义和范畴 3
第二节 鱼类的特征和进化 5
第二篇 鱼类的形态构造 6
第一章 鱼类的外部形态 6
第一节 鱼类的外部分区 6
第二节 鱼类的体型 7
第三节 头部器官(外部) 8
第四节 鳍 9
第二章 鱼类的皮肤及其衍生物 11
第一节 皮肤 11
第二节 鳞片 12
第三节? 色素细胞和发光器 13
第三章 骨骼系统 13
第一节 主轴骨骼 14
第二节 附肢骨骼 15
第四章 肌肉系统 16
第一节? 肌肉的类别 16
第二节 肌肉的结构 17
第三节 肌肉的变异-----发电器官 18
第五章 消化系统 18
第一节 消化管 19
第二节? 消化腺 22
第六章 呼吸运动 22
第一节 鳃 23
第二节 呼吸运动 24
第三节 辅助呼吸器官 24
第三节 鳔 25
第七章 循环系统 26
第一节 血液 26
第二节 血管系统 27
第三节 淋巴系统 27
第八章 尿殖系统 28
第一节 泌尿器官 28
第二节 生殖系统 30
第九章 神经系统 32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 32
第二节 外周神经系统 34
第三节 植物性神经系统 34
第十章 感觉器官 35
第一节 皮肤感觉器官 35
第二节 听觉器官——内耳 36
第三节 视觉器官——眼 36
第十一章 内分泌器官 36
第一节 脑垂体 37
第二节 甲状腺(thyroid) 37
第三节 其它腺体 37
课程编号 专业:生物科学, 任课教师:龚小玲?
第一篇 鱼类形态学部分
绪论
第一节 鱼类学的定义和范畴
鱼类学的定义:它是动物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以鱼类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鱼类的形态构造、生活习性、生长发育、生理机能和地理分布,以及化石鱼类和现生鱼类的系统分类的科学。
鱼类学的范畴:它有许多分支学科,如:鱼类形态学、鱼类生态学、鱼类分类学、鱼类生理学、鱼类发生学、古鱼类学、经济鱼类学、遗传学、组织学、鱼类行为学等。
鱼类形态学: 研究鱼类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结构,了解各部位的相互关系几机能,阐明各器官的发展规律。
鱼类生态学:研究鱼类的生活习性,其对外界环境的适应性,以及与影响鱼类生活的外界因素(如水温、盐度、饵料、溶氧量、光线等)的关系。
鱼类分类学:研究各鱼类在鱼类分类系统中的地位,掌握鉴别鱼类的方法和步骤,探讨鱼类的系统演化、地理分布、生物学和经济意义等。
鱼类生理学:研究鱼类内部器官的功能,鱼体内所进行的生命活动过程,以及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鱼类发生学:研究鱼类的胚胎发育及各器官的形成过程。
古鱼类学:研究化石鱼类的形态特征、演化关系、起源及分布状况。
经济鱼类学:研究主要经济鱼类的形态特征,分类位置、产量、分布及经济意义等。
鱼类行为学:研究鱼类对外部(光、声、电、磁等)刺激和内部刺激的反应,包括反应类型、反应模式、反应机理及其在渔业上的应用的一门学科(随着渔业生产的发展,改进传统的渔具和作业方法,探索新的生产技术,都与鱼类的行为的研究密切相关。
鱼类学的发展史:
国外:十八世纪-----在分类和形态学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出现了一些著名的学者
如瑞典的林奈(),法国的勃洛
十九世纪------随着海洋调查的发展,分类学有了很大发展,奠定了现代鱼类
分类学的基础,有许多经典著作如:《鱼类自然史》(G.Cuvier and A.Valenciennes 法)、《东印度鱼类志》(P.Bleeker 荷兰)
二十世纪----与其它学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向宏观和微观发展
宏观:从大陆版块的漂移、气候的变迁来研究某一区系鱼类类群的演变
微观:向分子生物学方向发展,研究DNA的结构来分析各类群的亲缘关系、分类地位,其结果可能与传统方法分析的结果存在分歧,但结果更令人可信
国内:我国对鱼类的研究有悠久的历史,早的“养鱼经”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了,但近代鱼类学的发展是近百年左右的事,我国学者自二十年代后期才开始的,经过艰苦努力,作了许多工作,涌现了一批著名的鱼类学者如:
朱元鼎:
伍献文:
方炳文:
张春霖:
王以康:
鱼类学的迅猛发展是在建国以后:
分类方面:对各海区和内陆水域进行了调查,写出了许多鱼类志如:《东海鱼类志》、《南海鱼类志》等
生态方面:对海、淡水的主要经济鱼类如:大、小黄鱼,带鱼,鲇鱼,四大家鱼等进行了大量调查研究,初步摸清了它们的生物学特性、产卵场、产卵环境等,写出了许多有价值的科学报告
形态学方面:对白鲢、鲤、大黄鱼12种代表性鱼类的解剖进行了系统的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