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类学复习2.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七循环
1循环系统作用
作用:输送养料、氧气,代谢废物、激素等。
鱼类的血液循环是闭锁型(封闭型),血管、淋巴管分到最细的毛细血管,末端亦无开口,依靠心脏的搏动,血液或淋巴在管道内周而复始地不断运动。
2循环系统组成
液体:血液、淋巴
管道:血管、淋巴系统
3鱼类的血液
鱼的血液在鱼类类系统有着特殊的功能,除供给组织器官以养料、氧气、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外,内分泌激素也必须通过血液循环,以调节机体的正常生理活动;血液在抵抗疾病,修补损伤组织方面,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鱼类的血量相对较少,一般只占体重的2%左右,而哺乳类的血液约计7.5~8.0%。鱼类血液比重也低于哺乳类,鱼类和哺乳类的血液比重分别为1.035和1.053。
4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球”
血浆:血液滤去血球后的略呈黄色的液体部分,最基本的成分为无机盐和血液蛋白质
血液蛋白质:??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血液蛋白质的分子很大,只存在于管道中,无法穿透毛细血管而进入组织间。
白蛋白:肝细胞合成 ,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的恒定,血浆中很主要的载体,许多水溶性差的物质可以通过与白蛋白的结合而被运输.
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抗体)
血清:是血浆中除去纤维蛋白原后残留的液体。
黄鳝、鳗鲡的血清有毒
5血球
包括红血球、白血球和血栓细胞。
红血球:是血液中数量最多的成分,多数扁圆形,中央微凸,具一个胞核,细胞质内有血红蛋白,气体交换就是靠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而带到身体各部位,快速游泳鱼的血红蛋白较高(一般为7-12g/100ml,金枪鱼为17-21g/100ml)。
6为什么鱼类的血液为红色?
血红蛋白是使血液呈红色的蛋白,它由四条链组成,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每一条链有一个包含一个铁原子的环状血红素。氧气结合在铁原子上,被血液运输。
血蓝蛋白:含铜、不含血红素的携氧蛋白质
7白血球
粒细胞:细胞质中含有许多微小囊性颗粒的一类多形核白细胞。颗粒中贮有多种酶。根据其颗粒对染色剂的不同反应而分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
无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白细胞
一般鱼类的白血球数在1—15万/ml。
血小板:核卵圆形,四周有少量细胞质,而哺乳动物的血小板无核。
8粒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具有粗大的嗜酸性颗粒,颗粒内含有过氧化物酶和酸性磷酸酶。 绝大部分的粒细胞是中性粒细胞。中性粒细胞有许多弥散分布的细小的(0.2~0.4微米)浅红或浅紫 色的特有颗粒。颗粒中含髓过氧化物酶 、酸性磷酸酶、吞噬素(phagocytin)、溶菌酶、β葡糖苷酸酶、碱性磷酸酶等。它在血液的非特异性细胞免疫系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趋化作用、吞噬作用和杀菌作用。
9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等多种。
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T细胞随血循环到胸腺,在胸腺激素等的作用下成熟,B细胞则到脾脏或腔上囊发育 成熟。然后再随血循环到周围淋巴器官。
T淋巴细胞激活后,分化增殖形 成多种具特殊性的效应T淋巴细胞株。其中“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TC)是具有调节功能的T淋巴细胞,可促进或抑制B淋巴细胞或T淋巴细胞的增殖与免疫功 能,分别叫做辅助性T淋巴细胞(TH)和抑制性T淋巴细胞(TS)。
B淋巴细胞受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出大量浆细胞。浆细胞可合成和分泌抗体并在血液中循环。
10白血鱼为什么血液在低温时不凝固?
科学家们研究发现,这种鱼的血液中有一种特殊物质,它含有大量的羟基。羟基是汽车等散热器上所用防冻剂中的重要成份,正是由于这些羟基的存在,白血鱼的血液才不会凝固。
11抗冻蛋白
抗冻蛋白能起到抗冻作用是因为它能包在冰晶的表面,使冰晶不能再增长。只要冰晶在血液里不长得过大,鱼就可以在冰冷的水中生存。科学家以前曾在鱼的血液里发现过Ⅰ型抗冻蛋白,它能让鱼在零下1.5℃的水中生存。? 12抗冻蛋白有什么应用前景?
抗冻蛋白的发现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农业中,可以通过转入抗冻蛋白基因来提高农作物的抗寒能力;在医学中,抗冻蛋白可用于器官保护以及癌症的冰冻手术; 在水产业中,把抗冻蛋白转入非极带鱼中,可扩大鱼类的养殖区域;在工业中,抗冻蛋白可作为一种高级防冻剂;在食品科学中,抗冻蛋白可以有效地防止冷冻贮藏 中冰晶的形成,提高冷冻食品的质量和低温贮存性能。
13血管系统
循环系统为单循环,心脏由静脉窦、一心房、一心室组成。心脏内含缺氧血。
在鱼类中,心脏没有足够的力量使回心的血液回心.所以,在有些鱼类的鱼肉加工中,需要先放血,但很多人认为,先放血没有必要.
14鱼类是变温动物,代谢产生的能量会通过鳃部散发掉.
温血鱼类—金枪鱼:为了避免热量散失,金枪鱼进化出一种使热量只在动脉和静脉间交流的系统(微血管网),使热量保留在身体内,而不会流向鳃部(热量损失主要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