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数学二轮复习第2部分思想方法精析第3讲分类讨论思想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分类讨论思想的含义 分类讨论思想就是当问题所给的对象不能进行统一研究时,需要把研究对象按某个标准分类,然后对每一类分别研究得出结论,最后综合各类结果得到整个问题的解答.实质上,分类讨论是“化整为零,各个击破,再积零为整”的解题策略. 二、分类讨论的常见类型 有关分类讨论的数学问题需要运用分类讨论思想来解决,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大致可归纳为如下几种: 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概念本身是分类的,如绝对值、直线斜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2.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数学定理、公式、性质是分类给出的,在不同的条件下结论不一致,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函数的单调性等. 3.由数学运算要求引起的分类讨论: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偶次方根被开方数为非负,对数真数与底数的要求,指数运算中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等. 4.由图形的不确定性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图形类型、位置需要分类,如角的终边所在的象限,点、线、面的位置关系等. 5.由参数的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某些含有参数的问题,如含参数的方程、不等式,由于参数的取值不同会导致所得结果不同,或对于不同的参数值要运用不同的求解或证明方法. 6.由实际意义引起的讨论:此类问题常常出现在应用题中. 『规律总结』 1.数学概念、性质、公式、定理、运算常见的分类 (1)由数学概念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概念本身是分类的,如绝对值、直线斜率、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等. (2)由性质、定理、公式的限制引起的分类讨论:有的数学定理、公式、性质是分类给出的,在不同的条件下结论不一致,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函数的单调性等. (3)由数学运算要求引起的分类讨论:如除法运算中除数不为零,偶次方根被开方数为非负,对数真数与底数的要求,指数运动算中底数的要求,不等式两边同乘以一个正数、负数、三角函数的定义域等. 2.解决由概念、法则、公式引起的分类讨论问题的步骤 第一步:确定需分类的目标与对象.即确定需要分类的目标,一般把需要用到公式、定理解决问题的对象作为分类目标. 第二步:根据公式、定理确定分类标准.运用公式、定理对分类对象进行区分. 第三步:分类解决“分目标”问题.对分类出来的“分目标”分别进行处理. 第四步:汇总“分目标”.将“分目标”问题进行汇总,并作进一步处理. 『规律总结』 图形位置或形状的变化中常见的分类 圆锥曲线形状不确定时,常按椭圆、双曲线来分类讨论,求圆锥曲线的方程时,常按焦点的位置不同来分类讨论;相关计算中,涉及图形问题时,也常按图形的位置不同、大小差异等来分类讨论. 『规律总结』 1.几种常见的由参数变化引起的分类讨论 (1)含有参数的不等式的求解. (2)含有参数的方程的求解. (3)对于解析式系数是参数的函数,求最值与单调性问题. (4)二元一次方程表示曲线类型的判定等. 2.利用分类讨论思想的注意点 (1)分类讨论要标准统一,层次分明,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 (2)分类讨论时要根据题设条件确定讨论的级别,再确定每级讨论的对象与标准,每级讨论中所分类别应做到与前面所述不重不漏. (3)讨论结果归类合并,最后整合时要注意是取交集、并集,还是既不取交集也不取并集只是分条列出. 1 高考考点聚焦 2 命题热点突破 高考考点聚焦 命题热点突破 命题方向1 由概念、法则、公式引起的分类讨论 A 命题方向2 由图形位置或形状引起的分类讨论 D 命题方向3 由变量或参数引起的分类讨论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