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其防治课稿.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消除中风的诱发因素,如情绪波动、过度疲劳、用力过猛等。要注意心理预防,保持精神愉快,情绪稳定。提倡健康生活方式,规律的生活作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因用力排便而使血压急剧升高,引发脑血管病。 预防中风 第四,饮食要有合理结构,以低盐、低脂肪、低胆固醇为宜,适当多食豆制品、蔬菜和水果,戒除吸烟、酗酒等不良习惯。 第二,重视中风的先兆征象,如头晕、头痛、肢体麻木、昏沉嗜睡、性格反常。一旦小中风发作,应及时到医院诊治。 第五,户外活动(特别是老年人)应注意保暖。应在室内逐步适应环境温度,调节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高,避免从较高温度的环境突然转移到温度较低的室外。 第六,中风患者还要注意平时外出时多加小心,防止跌跤;起床、低头系鞋带等日常生活动作要缓慢;洗澡时间不宜过长等。 预防中风 糖尿病足是多种因素引发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下肢大血管病变引起的供血不足。 加上神经病变使足部感觉缺失,容易引发外伤、溃疡。 是导致截肢的主要原因。 常常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下肢血管阻塞,血液循环障碍 足部细菌易孳生、繁殖 神经病变使足部修复功能受阻 什么是糖尿病足? 下肢周围大血管病变的症状 间歇性跛行。 双腿或双手发冷,甚至夏天也要盖棉被。 当触摸足背动脉时,感到搏动减低,甚至消失。 双腿尤其是足部在休息时也会疼痛。 皮肤苍白,严重时为紫黑色,即坏疽。 对足癣、鸡眼、甲沟炎等要予以足够重视,应由医生治疗。 经常做下肢运动,按摩皮肤、肌肉。 冬季要避免足部受寒,保持下肢和足部温暖。特别小心使用取暖物品,以免烫伤足部。 剪修趾甲时最好保留 1-2mm。 经常检查足部有无水泡、裂口、擦伤、红肿、溃疡等异常情况。 每晚温水洗脚,然后用柔软干净的毛巾揩干。 选择宽松质软的鞋袜,避免局部受压、受磨擦而发生破损。 糖尿病足部护理 血糖 尿糖 血压 血脂 体重 糖尿病的监测 监测的主要内容 糖化血红蛋白 眼底 肝 肾功能 足 心电图等 ≥2.2 <2.2 <1.5 mmol/L 甘油三酯 ≥6.0 ≥4.5 <4.5 mmol/L 总胆固醇 ≥26 <26 <24 女kg/m2 ≥27 <27 <25 男kg/m2 体重指数 >160/95 130-160/ 80-95 <130/80 mmHg 血压 6.0-8.0% <6.0% 糖化血红蛋白 >10 ≤10.0 4.4-8.0 餐后2h >7.0 ≤7.0 4.4-6.1 空腹 血浆葡萄糖 差 良 优 临测项目 糖尿病各项指标控制目标 精神激动; 情绪紧张; 进食过多; 急性疾病(如上呼吸道感染,心肌梗死,中风,手术,受伤等); 妊娠 进食过少; 突然加大运动量; 各种降糖药物及胰岛素 影响血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引起血糖升高的因素有: 引起血糖下降的因素有: UKPDS 微血管病变 心肌梗死 白内障摘除 视网膜病变 白蛋白尿 严格控制血糖水平可降低 以下并发症发生率 血糖会波动,单次血糖测定往往难以反映血糖控制的全貌,而糖化血红蛋白能反映抽血前2-3个月血糖的平均水平。 HbA1c在6-7%之间:糖尿病并发症不发生或不进展。 HbA1c在7-8%之间:少数发生并发症,已发生的轻度进展。 HbA1c大于8%:并发症显著增加 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的意义 高血脂可导致动脉硬化,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要比一般人高3倍以上,动脉硬化使病人容易发生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死、脑中风等,因此,血脂应每三个月测定一次。 血脂监测的意义 糖尿病病人高血压发病率约为50%,是一般人群的4-5倍,高血压引起心、脑血管的并发症,是糖尿病死亡的主要原因。 血压监测的意义 脑卒中 微血管病 视力恶化 视网膜病进展 严格控制血压水平可降低 以下并发症发生率 UKPDS 视网膜病变的早期,病人视力可完全不受影响,病人也没有什么不适,而到了视网膜病变的晚期,可以因为出血而影响视力甚至失明。 糖尿病病人,应该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如果已到了视网膜病变的晚期,更应每3个月检查一次。 眼底检查的重要性 体重应每月测量一次,理想的体重是身高(厘米)减去105。体重增加会增加胰岛素抵抗,不利血糖控制,所以 超体重者要适当控制饮食总量,加强运动以减轻体重。 体重监测的意义 * 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及其防治 积极防治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控制糖尿病,刻不容缓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 急性 酮症酸中毒 高渗性昏迷 低血糖昏迷 慢性 微血管病变 大血管病变 糖尿病足 糖尿病并发症的分类(按大小血管分类) 糖尿病脑 血管疾病 糖尿病眼病 糖尿病心 血管疾病 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血 管病变 糖尿病神经 系统病变 糖尿病足 糖尿病大血 管并发症 糖尿病微血 管并发症 急、慢性并发症,尤其是慢性病并发症累及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