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篇 方程求根.ppt

发布:2017-05-23约字共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数 值 分 析 ——第二章 方程求根 第2章 方程求根 解数值问题 直接法 逐次逼近法——规则:A1?A2 ?… ?An ?…精确解 其中Ai可以是数、向量、矩阵或其他 两种形式:迭代法——利用递推公式 搜索法——利用法则(如二分法) 直接法——小型问题及特殊问题 逐次逼近法——大型问题及非线性问题。 2.1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 设非线性方程 f(x) = 0 (2.1) 若有?,使f(?)=0,则称?为方程(2.1)的根,或称?为函数f(x)的零点。 注:(1) 代数方程——5次以上不能用解析公式求根 超越方程——求解更难 (2) 若f(x) = 0在区间[a,b]上仅有一根,则称[a,b]为方程(2.1)的单根区间; 若f(x) = 0在区间[a,b]上有多个根,则称[a,b]为方程(2.1)的多根区间,统称为有根区间。 2.1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 2.1.1 根的搜索 1. 逐步搜索法 为明确起见,不妨假定f(a) 0,f(b) 0。 我们从有根区间[a,b]的左端x0 = a出发,某个预定的步长h (譬如取h = (b – a)/N,N为正整数)一步一步地向右跨,每跨一步进行一次根的“搜索”,即检查节点xk = a + kh上的函数值f(xk)的符号,一旦发现节点xk与端点a的函数值异号,即f(xk) 0,则可以确定一个缩小了的有根区间[xk-1,xk],其宽度等于预定的步长h. 2.1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 2.1.1 根的搜索 1. 逐步搜索法 【例2-1】考察方程f(x) = x3 – x – 1 = 0. 注意到f(0)0,f(2)0,知f(x)在区间(0,2)内至少有一个实根. 设从x = 0出发,取h = 0.5为步长向右进行根的搜索,列表记录各个节点上函数值的符号(表6-1),我们发现区间[1.0,1.5]内必有一根. 2.1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 2.1.1 根的搜索 1. 逐步搜索法 在具体运用上述方法时,步长h的选择是个关键.很明显,只要步长h取得足够小,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得到具有任意精度的近似根.不过当h缩小时,所要搜索的步数相应增多,从而使计算量增大。 因此,如果精度要求比较高,单用这种逐步搜索方法是不合算的。 下述二分法可以看作是逐步搜索方法的一种改进。 2.1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 2.1.1 根的搜索 2. 二分法 考察有根区间[a,b],取中点x0 = (a + b)/2将它分为两半, 然后进行根的搜索, 即检查f(x0)与f(a)是否同号。 如果确系同号,说明所求的根?在x0的右侧,这时令a1=x0,b1=b; 否则?必在x0的左侧,这时令a1=a,b1=x0.不管出现哪一种情况,新的有根区间[a1,b1]的长度仅为[a,b]的一半. 2.1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 2.1.1 根的搜索 2. 二分法 对压缩了的有根区间[a1,b1]又可施行同样的手续,即用中点x1 = (a1 + b1)/2将区间[a1,b1]再分为两半,然后通过根的搜索判定所求的根在x1的哪一侧,从而又确定一个新的有根区间[a2,b2],其长度是[a1,b1]的一半。 2.1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 2.1.1 根的搜索 2. 二分法 如此反复二分下去,即可得出一系列有根区间 [a,b][a1,b1][a2,b2]…[ak,bk]… 其中每个区间都是前一个区间的一半,因此[ak,bk]的长度bk – ak = (b – a)/2k+1当时趋于零,就是说,如果二分过程无限地继续下去,这些区间最终必收缩于一点? ,该点显然就是所求的根. 2.1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 2.1.1 根的搜索 2. 二分法 每次二分后,设取区间[ak,bk]的中点xk = (bk + ak)/2作为根的近似值,则在二分过程中可以获得一个近似根的序列x0,x1,x2,…,xk…该序列必以根?为极根。 由于 |? – xk|≤(bk – ak)/2 = (b – a)/2 k+1 只要二分足够多次(即k充分大),便有|? – xk| ?,这里?为预定的精度. 2.1 非线性方程的迭代法 2.1.1 根的搜索 2. 二分法 【例2-2】求方程f(x) = x3 – x – 1 = 0在区间[1.0,1.5]内的一个实根,要求准确到小数点后的第2位. 解:这里a=1.0,b=1.5,而f(a)0,f(b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