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航道工程学—第四章航道疏浚精选.ppt

发布:2016-12-04约3.82千字共6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航道整治 抓斗式挖泥船的特点及施工性能 1)浚挖水深大,最大挖深可达30~50m或更深; 2)可兼做起重船清除水下障碍物; 3)可浚挖各种土质(流态淤泥除外); 4)用作码头捞边、港池转角或狭窄部位清淤加深均能发挥其独有的良好功能; 5)抓斗式挖泥船施工的挖槽平整度稍差,生产效率较前述挖泥船低。 抓扬式挖泥船示意图 抓斗结构图 抓取石块的抓斗 抓斗挖泥船施工 铲斗式挖泥船是装有全旋转铲斗挖掘机,利用吊杆及斗柄将铲斗伸至水底挖掘硬土、碎石和卵石的挖泥船。挖泥时,利用吊臂上伸出的长柄铲斗铲入水底挖掘泥石,然后用绞机提升铲斗,将土石方卸于泥驳。 铲斗式挖泥船的特点及施工性能 它的优点是全部功率集中使用在一个铲斗上,可以进行特硬挖掘。 主要用于挖掘各种石块,重粘土和石质土壤,也适用于其他挖泥船不能承担的特殊挖掘任务,如清理围堰、拆毁旧堤、打捞沉物和清除水下障碍物等。 还可装置重锤进行碎石施工。 铲斗式挖泥船示意图 反铲挖泥船施工 反铲挖泥船施工  应保证枯水期通航和挖槽具有良好的水力条件。 一、维护性挖槽设计 第三节 挖槽设计及水力计算 图6-18 挖槽断面示意图 典型浅滩挖槽布置 第三节 挖槽设计及水力计算 二、基建性挖槽  基建性挖槽,在于建设便利航行和长期稳定的航道,以根本改善浅滩的航行条件,并减少每年的维护性疏浚工程量。要求基建性挖槽在洪枯水期都较稳定。  挖槽应靠近主导河岸,挖槽方向于主导河岸一致,以便利用主导河岸在各级水位时的导流作用,维持挖槽稳定。当浅滩河段一岸为基岸,另一岸为宽阔边滩时.挖槽应选择靠近基岸,以造成环流维持挖槽稳定。当浅滩河段两岸均为宽阔的边滩且变化较大时,单靠基建性疏浚很难根本改善浅滩航行条件,必须配合整治以稳定挖槽。 三、挖槽断面设计 挖槽断面设计的内容:    挖槽宽度和深度 图4-8 挖槽横断面示意图 应使挖槽内的流速大于开挖前挖槽区的流速;并大于挖槽上游河段的流速; 同时使挖槽内的流速沿程逐渐增大。 2. 挖槽稳定性要求 3.挖槽断面尺度计算 * * WATERWAY REGULATION 航道疏浚工程   利用挖泥船或其他机具以及人工进行航道浚深或拓宽,是维护和提高航道尺度的一种工程措施。 第一节 概述 1.疏浚工程 (1)对于沙质和沙卵石河床:    采用挖泥船挖除碍航的泥沙堆积物,增加航道水深。 (2)对于石质河床:    采用爆破的方法(常称炸礁)炸除碍航的石嘴、石梁、孤石、岩盘等。 长江最大清淤船“海翔号”挖泥船(8m3) 抓斗挖泥船疏浚作业 2.在航道和港口工程中,疏浚工程的主要任务有: 开挖新的航道、港池和运河; 改善航道的航行条件,维护航道尺度,消除对船舶有影响的流态; 开挖码头、船坞、船闸及其他水土建筑物的基槽; 与开挖相结合的吹填及疏浚物综合利用工程。 秦皇岛港吹填造地工程 (完成疏浚及吹填工程量约3000万m3,形成陆域400万m2。)  (1)通过疏浚,通航条件即可改善,无需要大量的工程材料和人力;不会产生引起不良后果。  (2)疏浚方法不但常常被单独使用,而且能与利用整治建筑物改善航道的方法结合。 3.疏浚的特点 4.疏浚工程的主要问题 挖槽内的泥沙淤积 (?) 为了减少回淤,必须正确 设计挖槽的走向,线型,断 面形状和尺度,处理好抛 泥,以建成既稳定又便于 通航的挖槽。 5.航道疏浚工程分类 基建性疏浚,较长期内根本改善航行条件。 1)改变河道的平面轮廓和航道尺度以建立新航槽; 2)裁掉河岸的凸出部分的硬土角,消除或缩小河槽的沱口 及其他有害的深水部分; 3)堵塞分流和各种支汊以及与整治相结合的挖泥工作; 4)为消除新航道上的障碍物和预先疏松航道上河床土壤, 炸除石滩及硬土角而进行的爆破工程。 维修性疏浚:是为了保持航道内的规定尺度,以保证船舶 和木筏的安全运行。 临时性疏浚:是为了解决工程量小的疏浚任务,一般是在 没有经常性挖泥船的、疏浚力量不足的河段上,临时利用 其他地区的疏浚力量来进行工作的。  1、挖槽的方向与主流方向一致,与主流向交角不应超过15°。 第二节 挖槽定线及抛泥区选择 一、挖槽定线的基本原则  2、挖槽应通过浅滩鞍凹,并位于主流线上。  3、挖槽在平面上常设计成直线,挖槽不可避免出现折线时,其转弯半径应满足要求,并适当加宽。  4、在满足航道尺度的条件下,挖槽断面宜窄而深,不宜宽而浅。  5、挖槽应选择最短线路。 1、疏浚泥土抛置后,应不致再回淤至挖槽或附近的航道。 二、抛泥区选择 2、应避免在养殖场、取水口等地区选择抛泥区,防止对环境产生污染。  3、抛泥区应有足够水深,使抛泥船能打开泥门正常抛泥。 图6-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