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章_食物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要点.ppt

发布:2017-01-21约3.93万字共26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章食品营养与食品加工基础 概述 一、食物的分类 植物性:种类:谷类、豆类、蔬菜、水果、菌藻类等。 功用: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 类、大部分维生素和矿物质、纤维素。 食物 动物性:种类:肉类、蛋类、乳类等。 功用:提供蛋白质(优)、脂类、脂溶 性维生素、矿物质。 二、食物营养价值 营养价值有高低之分: 营养价值较高:种类齐全、数量多、比例适 宜、易被消化吸收利用的食 物。 营养价值较低:种类不全、或数量少、比例 不适宜、或不易被消化吸收 利用的食物。 第一节 植物性食物的营养价值 植物性食物是人类获取营养素的主要来源。 一、谷类 (一)、谷类食品的内容 谷类包括大米、小米、小麦、荞麦、莜麦、玉米、高梁等。 在我国人民膳食结构中,谷类是供给能量最主要的来源,大约有60-65%的能量和50-70%的蛋白质,较多B族维生素和部分矿物质。因而谷类又被称为主食。 (二)谷粒的构造与营养素的分布 以大米、小麦为例, 谷类是由谷皮、糊粉层,内胚乳和胚等部分组成。 在谷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纤维素和矿物质。 糊粉层中含有蛋白质、维生素和纤维素。 内胚乳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是谷粒的绝大部分。 胚芽是发芽部分,含有多种营养素,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脂肪等。 (三)谷类的营养价值 1、碳水化合物:多数70%以上,利用率很高,是供给能量最主要、最经济来源。 (1)主要存在胚乳中。 (2)以支链淀粉?为主。 (3)含量排序 稻米(籼米>粳米)>小麦>玉米 2、脂肪:含量比较低,约为0.4-7.25%。含亚油酸较高,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的作用。 (1)主要存在胚芽中。 (2)以不饱和脂肪酸为主,和少量的植物固醇和卵磷脂。 (3)含量排序 小麦>莜麦>玉米>小米>稻米 3、蛋白质:含量约7%-16%。含必需氨基酸不够完全,赖氨酸较少。生物学价值较动物性蛋白质低。 (1)主要存在胚芽和糊粉层中。 (2)赖氨酸较少 (3)含量排序 小麦>莜麦>稻米 5、矿物质:含量1.5-3%,以P、K、Mg、Ca含量较高。 (1)主要存在谷皮和糊粉层。 (2)各种物质的含量。 铁:莜麦、大麦、荞麦、高粱、小米。 锌和硒:大麦。 4、维生素: (1)主要存在糊粉层和谷胚中。 (2)以VitB为主。主要含VitB1和烟酸,其它B族维生素较少。 (3)黄色玉米和小米含有较多的胡萝卜素,小麦胚芽中含有丰富的VitE。玉米中烟酸为结合型,不易被消化吸收 癞皮病。 (四)合理利用 1.合理贮存: 谷类在适当的条件下可贮存较长时间,但须注意保持环境通风、避光、阴凉和干燥,以免发生霉变。 2.合理加工: 适当的加工可除去谷皮纤维,有利于机体消化吸收;但碾磨过分精细则易造成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过多。因此,对谷类的加工既要保持良好的感官性状且利于消化吸收,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各种营养素。 3.合理烹调: 大米在淘洗过程:VitB1损失30-60%, VitB2损失20-25%, 矿物质损失70%;B族维生素是水溶性维生素,故不宜反复搓洗和浸泡谷类,以免造成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流失。此外,由于B族维生素不耐高温和碱性条件,故加碱蒸煮、油炸等烹调方法亦可使其遭到破坏。 4.合理搭配: 赖氨酸是谷类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影响了谷类蛋白质在体内的利用。豆类食品的赖氨酸含量较高,可与谷类混合搭配食用,弥补其不足,从而提高膳食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三、豆类与豆制品 (一)分类 按豆类的营养组成,可分为两种类型: 1、大豆(黄豆、黑豆、青豆、褐豆和双色豆)。含有较高的蛋白质和脂肪,糖类含量较少。 2、其它豆类(蚕豆、碗豆、绿豆、赤豆)。含有较高的糖类,中高量蛋白质和少量的脂肪。 (二)豆的结构 豆粒的形状,大小不一,但都是由表皮、子叶和豆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