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一食品营养价值的评价:.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教案 食品营养学部分
第五章 各类食物的营养价值
一、食品营养价值的评价:
1、食物营养价值的相对性:
食品的营养价值是指食品中营养素能满足人体需要的程度。食品种类很多,营养
素组成千差万别,除个别食品如母乳 (婴儿食品)、宇航员特殊食品外,食品的营养价
值都是相对的。日常膳食食物有良种来源:
来自植物的食物:谷类、豆类、硬果类、植物油、蔬菜、水果等。
来自动物的食物:肉类、脏腑类、鱼虾类、禽类、蛋类、乳类及动物油脂等。
2、食物营养密度与平衡膳食:
1)营养密度是指食品中以单位热量为基础所含重要营养素的浓度 (V、矿物质和Pro 三
类)。乳、肉就其每焦耳所提供的营养素来说既多又好,故营养密度较高,脂肪的营
养密度则低,因其每焦耳所提供的上述营养素很少。
2)平衡膳食:指膳食中所含营养素不仅种类齐全、数量充足,且配比适宜,既能满
足机体生理需要,又可避免因膳食构成的营养素比例不当,甚至某种营养素缺乏或过
剩所引起的营养失调。
3、营养素的生物利用率:
是指它们实际被机体吸收利用的情况。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利用,依赖于食品提
供的营养素总量及可吸收程度,并与机体的机能状态有关。影响营养素生物利用率的
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食物的消化率:不同来源的脂肪、糖类和Pro 消化率是不同的。
2)食物中营养素的存在形式:如Fe2+比Fe3+更易被机体利用。动物性食品中的铁就
比植物性食品所含的铁的生物有效性高。
3)食品组成:食物中营养素与其它食物成分共存状态可影响生物利用率。如不同食
品组分对铁的吸收利用可有促进或抑制的作用,Vc 促进铁的吸收,而磷酸盐、草酸盐、
植酸盐等可与铁结合,降低其溶解度,使铁吸收降低;蛋黄铁由于存在较高的卵黄高
磷蛋白而明显抑制吸收,使铁的生物有效性降低。菠菜含草酸影响钙的利用。
4)食品加工:对生物有效性可有一定影响,在食品加工中除去植酸盐或加Vc 均对铁
的生物有效性有利。颗粒小或溶解度高的铁盐,其生物有效性更好。
5)生理因素:人体机能状态对营养素的吸收利用影响很大。如缺铁性贫血患者或缺
铁的受试者对食品中铁的吸收增加 (正常成人膳食铁的吸收为1-12%,缺铁受试者吸收达
45-64%);妇女铁吸收高于男子,小孩随年龄增加铁的吸收下降。
4、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
《食品化学与营养学》教案 食品营养学部分
1)酸性食品:凡食物中含S、P、Cl 等元素的总量较高,在体内经代谢最终产生的灰
质呈酸性,称酸性食品。通常含Pro、脂肪和碳水物的食物,成酸元素较多。常见的
酸性食物有鱼、肉、蛋、禽、谷类;硬果中的花生、核桃、榛子;果中的李、梅。
2)碱性食品:凡食物中K、Na、Ca、Mg 等元素含量较多,体内经代谢,最后产生的
灰质呈碱性,称碱性食物。蔬果富K、Na、Ca、Mg。常见的蔬菜、水果、豆类、牛奶;
硬果中的杏仁、栗子、椰子等。
3)食用油、黄油、食糖、淀粉等不含上述成酸成碱元素,体内代谢后呈中性反应。
二、谷类食品的营养价值:
1、谷粒的构造及营养素分布:营养素分布如下:
胚芽和谷皮中还含有各种酶如α、β-淀粉酶、蛋白酶、脂肪酶和植酸酶等,在
粮谷储存中,条件适合酶的活动,易发生变质。
2、谷类的营养特点:
含水分约11-14%。对酶、微生物和仓库害虫有影响。
1)蛋白质:一般谷类蛋白质含量在 6%-9%,又以大米蛋白的质量较好。一般说,谷
类蛋白的生理价值不高,有几种必需氨基酸如赖、苯丙和蛋氨酸偏低。
2)脂肪:粮谷脂肪量低,仅 1%-3%,主含于胚芽及糊粉层,除甘油三酯外,还含少
量植物固醇和卵磷脂,如米糠油含植物固醇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
3)糖类:约占谷物总量的 70%-80%,主要是淀粉,还有糊精、戊聚糖、葡萄糖和果
糖等。
4)无机盐:集中在谷皮、糊粉层和胚芽里,有 P、Ca、Fe、Cu、Co、Zn、Se、Mn、
Mo、Ni、Cr 等。P、Ca 中一部分形成植酸钙镁盐,几乎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
5)维生素:VB 族大部分存在于胚芽和谷皮中,以VB1 、Vpp 较多,还有VB2、B3、VE 等。
3、储藏和加工对谷类营养价值的影响:
1)谷类加工及原则:糙米或全麦含食物纤维过多,过于粗糙,影响消化,为使之适
口并提高其消化率,改善感官性质,糙米或全麦要经过加工。粮谷加工既要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