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观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观察
张宝权
桃江县人民医院十四病室 湖南桃江 413400
【摘 要】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的护理体会。方法 以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在我院行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肾结石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采取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入院时焦虑情况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术前观察组存在焦虑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lt;0.01);观察组满意度97.96%,对照组满意度77.5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lt;0.01);观察组术后1例尿路感染,并发症发生率2.04%,对照组发生6例尿路感染,2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16.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 4.405,plt;0.05)。结论 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治疗肾结石,给予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能显著降低患者的术前焦虑状况,并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肾结石;护理观察
肾结石是临床常见病,是指在肾盂与输尿管连接处、肾盏、肾盂出现的结石[1]。该症是正常尿液中某些溶解物不能随尿液排出而潴留并持续性生长,最终形成结石,当结石引发输尿管剧烈蠕动时会导致患者出现绞痛,非常痛苦,临床上主要采取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治疗。做好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提高手术临床疗效并促进患者恢复,本研究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肾结石患者,并进行了围术期护理干预,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为我院2013年6月-2015年6月收治的经皮肾镜穿刺取石术的肾结石患者,共98例,按照围术期护理方法的不同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其中观察组男28例,女21例,年龄29-65岁,平均(41.2plusmn;3.6)岁,结石部位:单侧肾结石20例,双侧肾结石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3例;对照组男25例,女224例,年龄26-63岁,平均(42.2plusmn;2.6)岁,结石部位:单侧肾结石21例,双侧肾结石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22例,两组患者性别构成、年龄、结石部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1.2.1 术前护理干预 术前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基本资料有清晰的掌握,如患者生化检测结果、对手术的特殊要求、疾病史等,将情况及时上报医生。同时,向患者详细讲解手术的注意事项、手术方法,以获得患者的积极配合。此外,对烦躁、焦虑严重患者,护理人员进行耐心的心理疏导,消除患者的恐惧感,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1.2.2 手术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手术,帮助患者变换体位,手术器械准备齐全,动作轻柔、轻拿轻放,处理好仪器电源线,确保手术顺利进行。
1.2.3术后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要严格嘱托患者,术后24h绝对卧床休息[2],并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为患者静脉补液,保障充足的尿量,便于排出碎石。术后6h嘱托患者多饮水,以保持1000ml/h,并确保各个引流管通畅。此外,要密切观察患者造瘘口有无渗出,如有渗出要及时更换,防止发生感染,并及时判断造瘘口有无新的出血,并保持切口敷料干燥、清洁。
1.2.4 出院前指导 患者出院前,护理人员要对其饮食及生活给予指导。如出院后多饮水、不憋尿,防止尿反流以引发尿路感染,少食豆制品、动物内脏、菠菜等食物,防止结石复发,禁止睡前饮牛奶,因为饮牛奶后2-3h钙通过肾脏大量排出,而人体正处于睡眠状态,不能及时排尿,导致尿液浓缩,易形成结石。嘱托患者注意密切观察尿液颜色,如果发现腰胀痛、血尿等现象要及时就医。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焦虑状况、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焦虑状况评定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进行[3],评分为0-4分,无症状为0分,症状较轻为1分,中等得2分,较重得3分,极重为4分,总分>14分判定为有焦虑状况。护理工作满意度:我院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患者对护理工作进行评判,共分为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三个等级。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采用SPSS19.0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 plusmn;s)表示,配对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检验。Plt;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入院及术前焦虑情况 两组患者入院时大部分均存在焦虑,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术前观察组存在焦虑11例,对照组为24例,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lt;0.01),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入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