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周围神经减压术后患者的护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糖尿病足周围神经减压术后患者的护理
赵毅 肖云萍 丛艺菲 李英(辽宁省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一 辽宁大连 116001)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1)39-0277-02
【关键词】糖尿病足 周围神经减压术 护理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糖尿病的患病率逐渐增加,使得糖尿病足的患病率也在增多,糖尿病的并发症是致残或致死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和外周血管病变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患者因神经病变而失去感觉或因缺血而失去活动能力,并发感染所致的足患,其治愈率较低,常截肢致残,生活质量下降。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8年8月至2010年10月我院收治糖尿病足患者21例,其中男13例,女8例;年龄52-81岁,平均73.5岁,病程8-22年,平均15年;均有不同程度感染,神经感觉减退,皮肤溃疡;入院时末梢血糖为10.2-16.5mmol/L。
1.2糖尿病神经病变 以周围神经病变为多见,常为对称性,下肢较上肢严重,病变发展缓慢,所有患者均存在双膝以下对称性麻木和感觉障碍以及自发性神经痛,临床上一般先出现肢端感觉异常,包括足部振动觉、痛觉、温度觉、触觉、压力觉、神经传导速度减慢、双膝以下两点辨别觉异常等[1],有时伴有痛觉过敏,随后有肢体隐痛、刺痛或者灼烧样痛[2],如果治疗不及时,则出现缺血、坏死、溃烂甚至截肢致残。
1.3手术方式与术前准备 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腓总、胫后神经减压术,术前留置导尿、灌肠、备皮、输液等。
2 护理方法
2.1术后观察 术后的患者应尽量减少床边走动,以免切口裂开不易愈合,每天测试两点辨别觉,观察下肢皮肤温度、颜色、穿鞋有无感觉的情况。根据医嘱给予服药或静脉注射;每日三餐监测血糖,结果示患者术后第一天感下肢疼痛缓解、麻木无明显改善,第三天开始感下肢麻木逐渐减轻,术后一周麻木感消失。
2.2心理护理 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的治疗尤为重要。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对此疾病认识不足甚至满不在乎的患者告诉他们若不注意足部的保护,任何细小的足部伤害,均可引起溃疡和感染,甚至坏疽截肢;对焦虑、恐惧的患者,护士应时刻掌握患者的心理及时给予解释和安慰,向患者讲解治疗的方法、重要性和目的,告诉患者糖尿病足的治疗是一个综合而且相对长期的治疗,使患者了解自身疾病并积极配合治疗。
2.3皮肤护理 (1)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保持足的清洁,每日用温水洗脚,并用柔软的、吸水性强的毛巾轻轻擦拭干净足趾及其缝隙,涂上润肤膏。但不要涂抹于足缝间,切勿用粗布使劲摩擦,以免造成皮肤擦伤。(2)每天检查足部和趾部的水肿,皮损程度及动脉搏动和皮肤感觉等,注意有无水疱、擦伤、裂口等,观察局部皮肤的色泽及温度,测试末梢神经的感觉。(3)趾甲不宜剪得太短,应与足趾末端平齐,以免损伤导致足部感染。(4)足部按摩每日数次,动作轻柔,从足趾端开始向上按摩,促进患肢血液循环,寒冷时注意肢端保暖,防止冻伤。忌用热水袋保暖和热敷,以免烫伤。(5)鞋应宽松,舒适,使足趾在鞋内完全伸直,并稍可活动,鞋的透气性良好,以布鞋为宜,保持鞋内干燥。切忌赤脚走路或穿拖鞋外出,以免碰伤。(6)袜子要柔软、宽松、提倡穿棉袜或羊毛袜,袜子要勤换洗。(7)感染严重有脓性分泌物时,要彻底清创,清除脓液及坏死组织,改善患处微循环及局部感染治疗。
2.4饮食护理 严格遵循糖尿病饮食,向患者介绍饮食中主要的营养物质成分,根据身高计算标准体重进而计算每日总热量的方法,保证所需营养成分的摄入,促进组织修复。介绍胰岛素作用的时间特性,使患者能按时注射胰岛素并按时进餐。饮食是控制血糖的基础,只有控制饮食才能严格强化控制血糖达标,只有严格控制血糖达标才更有利于病情的恢复。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也是糖尿病重要的致残因素,其主要是肢体缺血、神经病变、感染、代谢紊乱及多种诱发因素所致。所以糖尿病足患者需要住院进行系统的治疗、休息,局部制动,伤口换药,避免摩擦、负重,控制饮食以及给予患者细心护理,对其康复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患者实施周围神经减压术可以改变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的自然病程,如恢复感觉、缓解烧灼感、疼痛和麻木等症状,并可降低肢体溃疡和截肢的发生率。手术并不能解决糖尿病代谢异常带来的神经病变,但是在神经受压的早期和中期即接受减压术,可以恢复神经的血运,使麻木和刺痛的症状消失,并使肌力得到恢复;在神经受压后进行减压术,???有助于神经再生。另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