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适应经济“经济新常态”.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认识、适应经济“新常态” 高考热点透析 认识经济“新常态” 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外部风险,使中国经济发展的旧有模式难以为继。这种挑战被形容为“三期叠加”:增长速度进入换挡期,结构调整面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进入消化期。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认识经济“新常态” 何为新常态?新常态主要有哪些特点?新常态的本质是什么?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 1.速度变化——中高速; 2.结构优化——产业、需求、城乡、收入分配; 3.动力转换——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 实质上就是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例1: 2010——2014年我国经济有关数据表 依据上表所示经济信息,描述我国经济态势发生的转变。 认识经济“新常态” GDP增速(%)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 科技进步对经济贡献率(%) 2011年 9.4 43.10 51.0 2012年 7.8 44.6 51.7 2013年 7.7 46.1 52.2 2014年 7.4 48.2 53.1 答:①我国经济发展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增速逐渐放缓且处于合理区间,经济持续稳定发展。②我国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提高,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方式进一步转变。③我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贡献率不断提升,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经济效益和质量不断提升。 例2:“近年来,中国一直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新常态’是对‘转方式’这一重要命题的新表述,是对过去经济发展理念、经济发展角度的再调整,说到底,还是要转方式、调结构”。 ——社科院专家 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应从哪些方面入手。 适应经济“新常态” ①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②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③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使经济发展更多依靠内需拉动,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驱动。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继续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 ④推动城乡一体化 ⑤建设生态文明,全面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⑥要实施科学的宏观调控 ⑦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