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如何看待和适应经济新常态.ppt

发布:2016-11-19约4.38千字共2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ogo 如何看待和适应经济新常态 什么是经济新常态? 目录 1 如何看待新常态? 2 如何适应新常态? 3 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考察时强调,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这一词汇开始进入中国百姓的视野。 (一)中国经济新常态的提出 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2014年11月习近平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作了题为《谋求持久发展 共筑亚太梦想》的主旨演讲,向包括130多家跨国公司领导人在内的世界工商领袖们,阐述了什么是经济新常态、新常态的新机遇、怎么适应新常态等关键点。 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新常态之“新”,意味着不同以往;新常态之“常”,意味着相对稳定。“新常态”这种提法并非新词。面对中国经济增速的持续下滑,过去30多年快速增长积累的风险的凸显和释放,以及包括人口、资源、环境红利等基本面的悄然变换,中国经济明显出现了不同于以往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决策者的角度,以“新常态”来描述中国经济的特征,并将之上升到经济战略的高度,势必对中国未来宏观政策的选择具有方向性和决定性的影响。 (二)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内涵 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有专家提出,现在不少人将中国经济新常态仅仅理解为增长速度下降几个百分点,这显然太过简单了。2014年8月7日的人民日报发表的《经济发展迈入新阶段》一文归纳了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四个主要特征——“中高速”、“优结构”、“新动力”、“多挑战”。 (三)中国经济新常态的特征 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 2014年7.4%,2015年6.9%?,2016年上半年6.7%。从中可以清楚看到经济由高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 从经济发展客观规律来看,比较好的情况是增长速度大体反映了潜在增长率,而近几年我国人口结构发生变化,工资成本上升,储蓄率、投资率下降,潜在增长率下降是个不争的事实。从历史上看,潜在增长率自然回落,经济从高速增长期向中高速平稳增长期过渡,是现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普遍走向,具有规律性和必然性。 1.中高速—最基本特征 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2.优结构 从结构层面看,新常态下,经济结构正在发生全面变化。 产业结构方面,第三产业逐步成为产业主体。 2015年,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加大,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9.0%,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5%,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50.5%,首次突破50%。美国等发达国家服务业已占GDP的80%以上。 需求结构方面,消费需求逐步成为需求主体。 城乡区域结构方面,城乡区域差距将逐步缩小。 收入分配结构方面,居民收入占比上升,更多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3.新动力 中国经济将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1998年至2008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年均增速高达35.6%,而到2013年降至12.2%,今年1至5月仅为5.8%。制造业的持续艰难表明,随着劳动力、资源、土地等价格上扬,过去依靠低要素成本驱动的经济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把发展动力转换到科技创新上来。 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4.多挑战 从风险层面看,新常态下面临新的挑战,一些不确定性风险显性化。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在合理区间,但楼市风险、地方债风险、金融风险等潜在风险渐渐浮出水面。这些风险因素相互关联,有时一个点的爆发也可能引起连锁反应。 什么是中国经济新常态? 综合这些特征不难看出,我国当前的经济新常态,实质上就是经济发展告别过去传统粗放的高速增长阶段,进入高效率、低成本、可持续的中高速增长阶段。 如何看待新常态? 辩证看待新常态 在把“新常态”作为执政新理念关键词提出6个月后,国家主席习近平2014年11月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指出:“新常态将给中国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挑战的另一面是机遇,新常态下,机遇大于挑战。短期而言,当下经济转型升级有着不少有利条件。长期来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 如何看待新常态? 2 如何看待新常态? 辩证看待新常态 如何看待新常态? 1. 经济增速虽然放缓,实际增量依然可观 即使是7%左右的增长,无论是速度还是体量,在全球也是名列前茅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