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动六大发展 适应经济新常态.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兴晋专论
积极推动“六大发展” 适应经济新常态
口李劲民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是中央做出的重大战略判
断。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 一步较快增长的空间不大。全国大量涌现的基础设施
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大逻辑。但是 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
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会自然发生,动力转换也可能出 的投资机会在我省还不多见。我们应该调整投资方
现青黄不接,山西发展面临挑战和机遇,需要我们认 向,优化投资结构,加大铁路、公路、低热值煤发电、外
识和抉择。在省委十届六次全会和全省经济工作会议 送电通道、水利、城乡人居环境改善、煤层气、节能环
上,王儒林书记明确提出,要主动适应新常态,全面深 保、科技创新城、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民生领域投
化改革,推动“六大发展”,促进富民强省。省委的部署 资,继续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2013年我省消费率仅
指明了我省经济发展的方向和道路,对我们认识、适 为39.6%,低于全国2.2个百分点,消费作为推动经济
应、引领新常态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推动“六大发展” 增长的最终动力作用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但是自2010
是山西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关键之举和根本措施。 年开始,我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开始超过全
一、认识新常态。要有新思维 国,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收人差距
与全国相比,山西实现新常态有共性特征,也有 也逐步缩小。只要我们顺应个性化、多样化消费趋势,
个性特点。 变消费潜力为现实购买力,可使消费成为拉动经济增
从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看,新常态下,我 长的新动力。虽然我省对外贸易规模较小,2013年全
省原有依靠能源、原材料产业为主的投资增长模式将
不可长期持续,但投资作为我省经济增长动力的主体 省经济外向度仅为7.8%,远低于全国47%的平均水
地位暂时不会改变。目前我省年投资规模已过万亿, 平。但从省际间交易流量看,我省却是大进大出的省
劲,结果“招来女婿气走儿”,造成本地现有人才的浪 才。四要用好各类人才。人才发展要以用为本,使用人
费。对这个问题,要尽快解决,抓住全面深化改革的重 才要人岗相适。要抓好院士工作站、博士后工作站、留
大机遇,最大限度发掘现有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作 学生创业园、海外人才创新创业基地等载体建设,为
用。二要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引进人才要结合实际、突 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搭建平台。要进一步发挥省“百人
出重点,不能贪大求洋。要坚持“优化引才结构,突出 计划”联谊会作用,继续拓展“千人百县”活动,引导激
需求导向”,引进我省重点产业和重点项目急需紧缺 励各类人才到基层一线服务。要善待人才,积极营造
的高层次人才。以山西科技创新城建设为载体,探索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良好氛围。要建立健全人才激
实施与省“百人计划”相配套的国内高层次人才引进 励机制,对推进“六大发展”做出贡献的人才予以重
办法,为富民强省集聚天下英才。三要培养实用人才。 奖,最大限度地激发各类人才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
针对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对人才的需求,以 力。
省级重大人才工程为载体,大力培养选拔一批本土领 (本文根据省委常委、组织部长盛茂林在2015年
军人才、优秀青年人才,一批法治专业人才,一批企业 1月25日召开的全省组织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摘编)
高技能人才、农村能工巧匠和文艺体育领域的拔尖人 责编:一茗
2015年第2
14
万方数据
兴晋专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