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经皮肾镜碎石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doc

发布:2018-01-29约2.27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精品论文 参考文献 经皮肾镜碎石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 李秀芬 刘云凤(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麻醉科 云南昆明650032)   【摘要】目的 探讨经皮肾镜碎石手术的护理配合要点。方法 通过对185例经皮肾镜碎石手术的护理配合,总结术前以及术中的护理配合方法。结果 术中能够熟练正确配合手术医生操作,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结论 做好术前充分的准备工作,术中有效的护理配合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关键词】 经皮肾镜 碎石手术 护理配合   【中图分类号】R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41-0219-01   1临床资料   钬激光碎石成为泌尿外科腔镜治疗多发性肾结石和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主要方法,优点为(1)穿透深度浅,碎石过程中无电流,释放热量极少。钬激光的组织穿透度lt;0.5㎜。(2)效率高,能迅速粉碎各种成分的结石,结石碎粒在3㎜以下。(3)创伤轻,恢复快,具有切割、汽化及电凝等功能[1]。通过对2012年全年和2013年12月我院手术室经皮肾镜碎石185例手术的护理配合,体会到术中护士的密切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之一。   2手术前配合   2.1术前访视   术前一日到病区查阅病历,了解手术部位、诊断、化验结果,到病房访视患者,自我介绍,讲解手术的方式,手术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积极配合手术治疗。指导患者练习俯卧位,增加术中耐受力,从30分钟逐渐到3小时[2]。   2.2仪器设备及器械的准备   设备:灌注泵、B超机、电视摄像系统、钬激光发生机、冷光源。   特殊的器械及用物:输尿管镜、肾镜、各型号金属探杆、取石钳、输尿管导管F5-F7号、穿刺针8-16号、扩张器、导气软管、斑马导丝、双J管F5-F7号、肾造瘘管14-16号、光纤、双腔气囊尿管16号、脑科贴膜、腔镜套、3升袋等渗盐水、引流袋和普通手术器械等。   手术前妥善放置各仪器设备的位置,以便于术中操作和观察,正确连接各线路,并检查各仪器设备的功能是否处于正常使用。   2.3手术中配合   2.3.1协助麻醉及手术体位摆放   热情迎接患者入手术间,按手术患者安全核查表流程三方查对正确,开通静脉,协助麻醉医生完成全麻插管。先摆放为膀胱截石位,协助手术医生用输尿管镜插入输尿管导管,接0.9%氯化钠液500ml冲洗,让患侧肾盂内积水,以便于肾区穿刺成功,留置双腔气囊尿管。   改变体位为俯卧位,腹部垫一软枕,患侧肾区位置垫高30deg;,充分暴露穿刺点。头面部下放软头托垫,注意保护好眼睛,防止受压,髋部和膝部各垫软枕,防止压疮和滑脱,确保体位的舒适及呼吸循环不受影响。   2.3.2手术步骤及配合   患者为俯卧位,B超下确定肾区穿刺点,一般位于第11肋间或第12肋下缘与腋中线处。消毒铺巾,贴脑科专用贴膜,B超下穿刺成功,开放尿管。导入斑马导丝,放扩张器,置入工作鞘,建立经皮肾镜碎石通道,肾镜进入,用钬激光碎石,成功后放入双J管,最后放入肾造瘘管,以便于再次清除残余的结石。   3手术护理配合体会   3.1维持患者的正常体温   术中注意患者保暖,使用暖风机,室温调至24℃-28℃,灌注液加温至37℃,预防大量灌注液引起的低体温,寒颤,心律失常和循环不稳。   3.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术中应随时监督和提醒手术医生,注意可能污染的导线上移,导致无菌区域污染,及时添加无菌巾。腔镜器械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消毒灭菌,钬激光的光纤用安尔碘或75%酒精擦拭消毒,防止医院性的交叉感染。   3.3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及预防并发症   认真记录冲洗液体的入量,注意冲洗引流液、尿液的颜色,及早发现术中出血,及时治疗。轻微的出血因手术碎石损伤肾盂、肾盏粘膜,结石过大(柱状结石),手术时间长引起出血增多,如果出血较多应暂停手术[3]。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休克早期的表现,如血压降低、面色苍白、肢体冰凉等,及时调整补液的速度。如果碎石时间超过1 小时,可引起肾功能受损,大量冲洗液灌注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导致低钠血症,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应停止手术,改Ⅱ期清石术。严密观察患者的呼吸和SPO2的变化,防止发生穿破胸膜腔,灌注液体渗漏到胸膜腔,及时发现放置胸腔引流管,排除渗液。手术结束时改为平卧位时观察患者是否腹胀,防止灌注液体渗漏于腹腔,以便及时放置腹腔引流管。   3.4术后器械的清洗与保养   清洗前打开器械的各关节和螺帽,以便于清洗干净,吹干,检查器械的性能,用过氧化氢低温等离子灭菌备用。肾镜、输尿管镜禁止超声清洗,光纤不能折叠,术后放入环形盒内,仪器设备专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