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学前儿童身体及动作的发展.ppt

发布:2015-09-13约1.38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的孩子2岁半,喜欢用左手拿勺子吃饭或乱涂乱画,每次看到他用左手拿笔,我就会把笔放到他的右手,可过一会儿再看他,笔又回到左手去了。”在南国健报亲子俱乐部QQ群里,一位爸爸在诉说着他的苦恼,他担心孩子是个左撇子。 基本框架 (一)新生儿的反射动作 (二)儿童身体及动作发展的原则 (三)儿童身体及动作发展的阶段 (四)儿童身体基本动作的发展 (五)儿童动作技能的发展 (六)儿童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新生儿的反射动作 1、原始反射 转头、扭动身体、腿和臂的反射 例如:巴宾斯基反射、游泳反射、抓握反射等 2、生存反射 眨眼反射、瞳孔反射、觅食反射、吞咽反射、吸吮反射(最强的反射之一,吸吮时,其他活动会被抑制) 幼儿动作发展原则 1、头-脚原则(从上到下):头-颈-肩-腰-腿 2、近-远原则(由中心到边缘):从身体中部开始,越接近躯干部位, 动作发展越早,而肢端较晚。 头和躯干-臂和腿-手指和脚趾 3、整体-部分-整体原则(粗细原则):生理的发展从大肌肉延伸到小肌肉,因此儿童先学会大肌肉、大幅度的粗动作。 学前儿童身体及动作发展的阶段 (一)头部 (二)躯干部 (三)臂和手 1、手的抓握动作的发展过程 2、眼手协调能力 3、五指分化活动 (四)腿部 身体基本动作的发展 (一)走 促进神经系统发育 (二)跑 反映幼儿多种身体机能的提高,有利于增强腿部肌肉力量,提高平衡能力和身体动作的协调性。还可以锻炼幼儿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有助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完善,提高其对环境的反应能力。 (三)跳 促进身体动作的协调,提高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发展水平和功能。 (四)平衡 平衡感有助于提高幼儿自信心。 学前儿童动作技能的发展 学前期是大量学习动作技能的时期,且对其个性的形成有重大影响。男女儿童在此期间动作上的差异已初露端倪。男孩擅长长肌动作(抛球、上下楼等),女孩擅长短肌动作(单足跳、奔跑等)。 技能发展三大条件: 1、练习机会 2、对学习动作的鼓励 3、可供模仿的正确动作模式 幼儿动作发展的影响因素 1、遗传是指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为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生理前提。 2、成熟是影响儿童动作发展的重要的因素。全世界各民族儿童,不论其经济条件、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如何,动作发展基本上都按同样的顺序达到成熟。 3、长期的动作训练可以加速某些动作的发展。 4、不同的抚养方式可以影响动作发展的速度。 狼孩的故事告诉我们: 环境也是影响幼儿动作发展的重要因素!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是每个家长的责任!!! * 学前儿童身体及动作的发展 抓握反射 神秘的游泳反射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