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DB36_T 795-2014 有机紫山药生产技术规程.pdf

发布:2023-08-13约9.78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020 B39 备案号:43679-2014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6/ T 795—2014 有机紫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Rules for the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organic purple yam 文稿版次选择 2014 - 10 - 14 发布 2014 - 12 - 01 实施 江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发 布 DB36/ T 795—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宜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万载县有机农业研究开发中心、万载县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万载县农业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杨家远、朱业斌、辛会英、陈应生、高元恺、黄小宇。 II DB36/ T 795—2014 有机紫山药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有机紫山药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条件、生产技术及采收、运输、贮藏、销售。 本标准适用于有机紫山药。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9137 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最高允许浓度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T 19630.1-2011 有机产品 第1部分:生产 EU2092/91 欧共体有机农业条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 有机紫山药 有机紫山药是按照GB/T 19630.1-2011、EU2092/91进行生产、收获、储存、运输、销售的产品。 3.2 缓冲带 在有机紫山药生产地块与常规地块之间设置300 m以上的缓冲带或物理障碍物,保证有机地块不受 污染。 3.3 转换期 常规土地成为有机紫山药生产地需经过转换,生产者在转换期间必须完全按照有机农产品生产要求 进行管理和操作。转换期一般为3年。 4 栽培条件 4.1 生态条件 1 DB36/ T 795—2014 有机紫山药种植基地宜选择在自然条件、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水、土、气、光、温等条件应适应 于有机紫山药生产。 4.2 环境条件 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物等;并经省级环境监察部门 检测,符合以下要求: a) 环境空气质量符合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和 GB9137; b) 土壤环境质量符合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二级标准; c) 农田灌溉水质符合 GB5084。 4.3 土壤条件 具有三年的有机农产品生产土壤转换期,地势高爽,土壤耕作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前 三年未种过紫山药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