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生存及发展状态.doc

发布:2017-08-29约6.92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生存及发展状态随着我国农村基础教育不断改革与发展,农村学校的教师队伍也在发生着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师资数量上的增长和质量上的提高,而且也体现在教师队伍性别构成上的新趋势,即以往在农村尤其是乡与村的学校男教师“一统天下”的局面被打破。乡村女教师的数量在逐渐增多,甚至在一些农村乡镇中心小学,女教师的数量比例已经接近了男教师。因为农村教育所具有的特殊性,农村学校的女教师在其生存与发展的状态上也有自身的特点。研究和认识这些特点,有助于我们真正理解农村女教师的职业生涯,更有助于唤醒我们对农村女教师给予“性别关怀”,真正有效地帮助她们实现专业发展。 一、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西北师范大学教师培训学院与北京市西部阳光农村发展基金会共同合作,于2006年9月和2007年6月举办了两期“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培训班”,每期30名。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参加这两期培训的60名农村小学女教师。[1]她们来自甘肃、云南、四川、陕西、宁夏5个省(区)的14个县。其中陕西9名,宁夏4名,四川7名,云南7名,甘肃33名。在这60名农村小学女教师中,任职于乡镇中心小学的有18名,任职于村完全小学的有37名,任职于村教学点的有3名,任职于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有2名;具有本科学历的8名,大专学历的44名,中专学历的8名;具有小教高级职称的教师2名,有小教一级职称的教师40名,有小教二级职称的教师6名,6名教师还未获得职称。从她们的地域分布、学校类型和学历职称情况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西部农村小学女教师的基本状况。 二、调查的过程与方法 根据研究的主题和相关问题,我们设计了《农村小学女教师专业发展调查问卷》,对60名农村小学女教师分两次完成了现场问卷调查,回收问卷的有效率为100%。同时,以个案访谈的方法,对其中18位教师进行了访谈,深入了解和研究了农村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发展特点。借助座谈的方法,对农村小学女教师的职业困惑与发展期望进行了调查。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农村小学女教师是农村教师队伍中的年轻群体 从对60名农村小学女教师的调查来看,农村小学女教师的平均年龄为28.3岁。她们的教龄在5年以下的为25人,占被调查人数的43.3%;5年到10年的12人,占20%;10年到15年的16人,占26.7%;15年以上的6人,占10%。说明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中,女教师是一个年轻的群体,同时也是一个需要在其专业发展中给予更多关怀、支持与帮助的群体。她们为农村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不仅改善了西部农村小学教师队伍长期存在的性别构成“男性化”的现状,而且对解决农村教师队伍的“老龄化”问题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2.农村小学女教师对教师职业的自我认同普遍较高 在人们日常观念中,普遍认为女性更适合做小学教师,这种观念不仅影响女性对教师职业的选择,更影响女性对教师职业的认同。调查显示,有96.7%的女教师认为“女性更适合做小学教师”,有50%的女教师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信心,这说明农村小学女教师对教师职业具有较高的自我认同。在回答“如果有重新选择职业的机会,您是否会继续选择当教师”时,有76.7%的女教师认为自己“会继续选择教师职业”。但也有23.3%的女教师选择“不会继续当教师”,原因主要是:“在农村小学,老师又苦又累,待遇低,地位不高,条件差,环境又不好”;“教师工作太辛苦,压力太大”;“想尝试其他行业,证实一下自己除了当老师还能干其他什么工作”。 3.农村小学女教师普遍认为在教育教学中具有比男教师更为明显的优势,同时也认识到与男教师相比有自身的劣势 问卷调查显示,有93.3%的女教师认为,与男教师相比,她们对学生更细心,更有耐心,具有较强的亲和力,与学生沟通起来容易。访谈中,许多女教师表示,学生与她们交往时感觉更安全,学生更容易把自己的问题与心里话说给她们。一位来自于少数民族地区的女教师还认为:“学校有无女教师成为女童是否愿意入学的原因之一,许多家长看到学校有女教师,就送女孩子上学,尤其是在寄宿制学校更是如此。没有女教师,学校就不能给女孩子提供相应的氛围,女孩子就会对学校产生疏离感,很多时候,女孩子与男教师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 有90%的女教师认为,她们比男教师更具有职业敏感性,对待工作认真踏实,责任心更强,尤其对考核、评课等活动更在意。有女教师认为:“男老师对自己做小学教师的认同度低,我的一位男同事就说,我已经在教育的最底层了,还怕什么,所以他们常常对许多事情不以为然”。 有73.3%的女教师认为,与男教师相比,她们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如男教师强;有70%的女教师认为自己与校长沟通不如男教师容易;63.3%的女教师认为,自己在工作中处理事情没有男教师大胆果断;有40%的女教师认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