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黑龙江省鸡西市第十九中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2017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高二学年地理试题
(试题总分:100分 答题时间:90分钟)
命题人:周庆波 校对人:庞娟 审核人:付忠莉
温馨提示:认真审题,沉着应战,成功属于自信的你!
一、选择题(30×2=60分,每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区域的特征有
①整体性 ②差异性 ③独立性 ④开放性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④
2、要想彻底缓解华北缺水的状况,其有效的措施是:
①引长江水进入华北 ②引珠江水进入华北
③节约用水,减少水污染 ④大量开采地下水
⑤开挖入海新河 ⑥将华北地区的部分居民搬走
A.①③ B.②⑤⑥ C.③⑤ D.①④⑤
3、区域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A.由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B.由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向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C.由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材型向知识、技术、服务型转变
D.由知识、技术、服务型向高污染、高耗能、高耗材型转变
4、近十年来,我国产业转移的主要特点是
①沿海企业向内地迁移 ②山区企业向平原迁移
③港澳台企业向大陆迁移 ④欠发达地区企业向发达地区迁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5、 三江平原沼泽面积广的原因是
①东北地区寒冷的气候和冻土的发育,使土壤中的水分不易排干 ②降水较少,但洼地积水
③地势低平,雨水较多,每当夏季,水洼连串
④荒地多,人为影响小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6、下列地区的荒漠化形成以水蚀作用为主的是
A.青藏高原 B.塔里木盆地 C.云贵高原 D.华北平原
读我国沙漠化土地成因构成示意图,回答7~8题。
7、在这些沙漠化地区,人们解决生活燃料问题最为可取的方式是
A.结合积蓄肥料,大力发展沼气
B.结合植树造林,大力发展薪炭林
C.因地制宜,充分开发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D.结合农田水利建设,开发利用小水电
8、防治荒漠化的最有效措施是
A扎设方草格沙障固沙 B.消除地表疏松沙质沉积物
C恢复荒漠区自然植被 D.改善荒漠区局部小气候
9、田纳西河流域的植被类型主要是
A.温带草原 B.热带雨林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亚寒带针叶林
10、田纳西河的水系,水文特征是
①水系发达,支流众多 ②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
③水量丰富,流量不稳定 ④矿产资源丰富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1、
A.水源不足 B.地形崎岖 C.热量不足 D.土壤贫瘠
12、“北大仓”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水稻种植业 B.混合农业
C.商品谷物农业 D.小麦种植业
13“北大仓”的主要耕作方式应为
A.精耕细作,小农机具作 B.国营农场,大型机械化作业
C.小农经营 D.粗放经营
14、“北大仓”的发展方向应是
A.退耕还林 B.退耕还草 C.大力发展工业 D.农业
15、下列叙述中属于美国发展农业生产有利条件的是
①本土大部分属温带和亚热带,水热条件较好
②中部的广阔的平原,地势平坦开阔,土壤肥沃
③交通运输便利 ④工业发达,科技力量雄厚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6、有关鲁尔区工业布局的说法正确的是
A.鲁尔区原来的工业布局以接近市场为原则
B.鲁尔区在工业布局的调整上采取平衡策略
C.布局新企业于核心地区
D.钢铁工业向东、向北移动
17、下图是我国四个不同地区区域城市化的典型模式,其中代表苏南地区的是:
18、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经济腹地范围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地形的阻隔 B.水源不足
C.夏季高温多雨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19、近年来,珠江三角洲农业生产发生巨大变化的主要原因有
A.粮食需求量的大幅减少 B.全球气候变暖
C.劳动力价格的不断减少 D.农业土地价格的不断提高
20、下列符合目前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是:
①大力开发使用海水淡化持术 ②南水北调 ③黄河小浪底工程 ④农业节水灌溉 ⑤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⑥限制用水量大的企业的用水量
A.①②③⑤ B.②③④⑤ C.②④⑥ D.①②③④
21、获得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分析、管理、显示、输出的技术是
A.RS技术 B.GPS技术 C.GIS技术 D.电子通信技术
22、城市交通图层与城市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为商业网点选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