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三十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模拟练习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黑龙江省鸡西市第三十一中学八年级上学期
期中考试模拟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常见的现象中,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A.面包发霉 B.汽油挥发 C.瓷碗破裂 D.冰块融化
2.下列仪器对应的名称正确的是
A.长颈漏斗 B.试管夹 C.滴瓶 D.蒸发皿
3.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A.氧气 B.氮气 C.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
4.云南盛产野生菌,我们能闻到某些野生菌散发出的特殊香味,是因为( )
A.分子之间有间隔 B.分子在不断运动
C.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 D.分子可以再分
5. “加碘盐”中的“碘”是指( )A.分子 B.原子 C.单质 D.元素
6.取用粉末状固体化学药品时,应使用的仪器是
A.滴管 B.研钵 C.药匙 D.镊子
7.下列变化中,前者是物理变化,后者是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融化 火药爆炸 B.木条燃烧 酒精挥发
C.矿石粉碎 衣服晾干 D.葡萄酿酒 牛奶变酸
8.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生产生活中用到的气体不是来自空气的是( )
A.作为燃料电池燃料的H2 B.手于生产氮肥的N2
C.用于医疗急救的O2 D.用于飞艇的He
9. 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阴离子的是
10.下列对甲烷性质的描述,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极难溶于水 B.具有可燃性 C.标准状况下,密度比空气小 D.通常为无色、无味的气体
11.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蓝紫色火焰的是
A.铁 B.木炭 C.氢气 D.硫
12.规范操作是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下列实验基本操作符合规范要求的是
13.你一定很熟悉王安石的《咏梅》“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从这首诗中我们可知( )
A. 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且在不断地运动着。
B.分子间有间隔,物质的热胀冷缩就是由于分子间隔的变化而造成的。
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D.分子和原子都是肉眼可见的微粒。
14. “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央视的《中国诗词大会》带动全民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理.下列诗词中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
B.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沁园春·雪》)
C.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石灰吟》)
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15.下列物质常温下为固体的是
A. 食醋 B. 酒精 C. 小苏打 D. 植物油
16.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雾
B.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红光,有黑色固体生成
D.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17.人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空气,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B.工业常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
C. 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
D.硫在空气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18.静静发现炒菜用的食盐为加碘食盐,经查阅资料可知碘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有下图所示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缺碘易患贫血症
B.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0g
C.X的值可能为7
D. 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碘原子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 B.海洋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碳 D.人体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钙
20.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
A. B. C. D.
二、填空题
1. 没有空气就没有生命。请回答
(1)写出空气中某一纯净物的用途________ (写一种)。
(2)写出防治空气污染的一种方法________。
(3)写出空气的主要成分与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写一道)
2. 2019年是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明元素周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