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钟岗站土建工程-地基基础自评报告(终稿)解读.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钟岗站】土建工程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
质量自评报告
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钟岗站】土建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5年12月
地基与基础分部工程质量自评报告
一. 工程概况
1.1工程位置及范围
广州市轨道交通二十一号线工程【钟岗站】土建工程位于广汕公路与荔城大道交叉口以东钟岗村,车站主体位于广汕公路道路中央,沿广汕公路呈东西走向分布。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56+922.654,设计起终点里程为YCK56+832.354~YCK57+060.354。根据业主及投标设计要求,钟岗站土方采用明挖法施工。
1.2施工场地周围环境
车站北侧五十米处为尚东紫御别墅群,南侧五十米内为五一村民房(六层以下),周边无高层建筑物。广汕公路为双向八车道,车流量较多,车速较快。
车站范围内存在电力、电信及给排水管线,施工前对在车站范围的管线进行改移。
1.3地基基础概况及施工方法
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约4660m2,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及场地运输道路,并根据施工段的划分,将土石方开挖相应分成十个施工段,分层分段开挖。本工程基坑开挖和支护在连续墙施工完成,基坑封闭后进行。基坑分为十个施工段,由西向东纵向放坡开挖。先破除连续墙墙顶浮渣、破除原状路面,挖除表层土至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底部,施工冠梁和第一道混凝土支撑。待第一道支撑强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开始基坑第一段第二层的土方开挖,开挖至第二道混凝土支撑底部后,施工第二道腰梁和混凝土支撑;接着继续开挖第三层土方,并及时架设第三道支撑,最后开挖第四层土方至基底,施工底板。
按分段分层开挖、分层跟进支撑施工,每一段基坑总流程见图1-1所示:
图1-1 每一段基坑开挖与支撑体系施工总流程图
1.4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钟岗站地处广州市东边,位于广从断裂以东,瘦狗岭断层以北的萝岗、帽峰山、莲塘一带,为增城凸起西段,主体构造东西向。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钟岗站没有断裂通过。钟岗地貌为低丘陵,剥蚀台地,河谷平地,形成丘陵,平原交错状态,地形坡度约为2~8积物,主要为冲洪积的砂、粉质粘土、厚度通常小于20 m,下伏基岩为花岗片麻岩。从地质勘探岩心取样及基坑开挖揭露土体显示,基坑内土体基本与勘查报告吻合。站址附近无地表水体,地下水主要基岩裂隙水为主,局部分布的砂层中富存孔隙水,但受含水层的分布发育情况及补给情况控制,第四系孔隙水的含水量不会丰富。
1.4.1各岩层土层及其特征简述
编号 名称 特征简述 备注 1 人工填土层 粉质粘土、砂、岩碎块 2 陆相冲-洪积细砂层 呈灰白色、黄褐色等,饱和、松散~中密 3 冲洪-洪积土层 呈灰色,软塑~硬塑状 4 河湖相积土层 呈深黑色,饱和,流塑状 5 坡积土层 呈红褐色、黄褐色、黄色等,可塑~硬塑状 6 残积土层 呈褐黄色、红褐色,可塑状,遇水易软化、崩解 7 花岗片麻岩岩石全风化带 呈褐红色、灰褐色等,局部夹有未风化的石英颗粒,易软化、崩解 8 花岗片麻岩岩石强风化带 呈灰褐色、黄褐色,风化裂隙发育,岩体较破碎,岩质软~极软,易软化、崩解 9 花岗片麻岩岩石中风化带 呈灰褐色、灰色,风化裂隙发育~较发育,岩体较破碎,岩质较软~较硬 10 花岗片麻岩岩石微风化带 呈灰褐色、灰色,风化裂隙不发育~稍发育,岩体较完整,岩质较硬~硬 二、 项目概况
2.1 参建单位
主要参建单位如下:
建设单位:广州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广州地铁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广东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质量监督:广州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施工单位:广东省源天工程有限公司
2.2 里程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为YCK56+922.654,设计起终点里程为YCK56+832.354~YCK57+060.354。
2.3 开、竣工日期
车站地基基础分部于2014年4月8日开始施工,2015年5月18日完成。
三. 合同完成情况
根据合同:钟岗站地基基础分部施工除顶板土方回填工作外其他工作均已完成,工程质量符合设计要求及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
四. 质量保证体系
项目部建立了以项目总工程师为组长的施工质量管理小组,下设专业质量管理负责人,对施工质量进行层层管理。
为保证工程质量,项目部对各部门、各级管理人员制订了质量管理工作职责,在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编制了详细的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制订了各项技术及施工措施,把公司实施中的三合一体系在项目中充分应用,确定工程目标为“质量优良”、“安全文明”。施工时从进场原材料到每一施工工序,均严格把关控制,并做好各工序的技术交底。
4.1 质量控制程序和措施
(1)进行程序要素的分配。按照质量体系要求,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