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10082013级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专业导论》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码:开课部门: 信息工程学院 英文名称: Introduce to Computer 适用年级: 2013 适用专业: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适用方向: 无 课程属性: 专业基础课程 学分学时: 1学分,计划16学时 编 写 人: 李晓蕾 审 核 人: 何广军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
《专业导论》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担负着引导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技术大门的重任,是引领计算机学生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导游图”。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
以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目标,突出学生为主体,重视能力培养和素质培养。课程内容涉及计算机科学的方方面面,但着重讲解的是基本概念而不是数学模型和技术细节,要求做到“广度优先,广而不细"。课程侧重点在于勾画计算机科学体系的框架,奠定计算机科学知识的基础,为今后深入学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中各专业理论及实践课程做好铺垫。
(三)课程设计思路
用严密性方式将学生引入计算机学科各个富有挑战性的领域。
CC2001 报告要求该课程应讲授那些富有智慧的、核心的思想。还要充分考虑现代教育思想(如CDIO)及其在本学科教育中的应用。因此在构建课程内容的同时,还要充分注意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以及强化学生对知识的载体属性的认识和利用。
本次课程内容设计时,以CCC2002 中课程提纲为根据,采用CCC2002 推荐的课程设计方法,结合长期的教学实践,探索性地提出以实践经验为主要内容的课程提纲。
专业导论 学科基础 学科支撑 学科应用 学科历史 专业知识构成 学科系统学习方法 云计算平台 网络安全 数据挖掘与分析 智能手机开发技术 嵌入式应用技术 企业软件与游戏开发 教学方法手段:
本课程采取专题讲座的形式,由本专业高职称、高学历的教师进行主题演讲。
1.案例教学:本课程应以实物(典型成果)为引导,展现主题特色,直观说明主题所阐述的技术解决哪些问题,对社会有什么影响,在那些岗位上应用,未来在哪些方面可以有所突破。
2.自主学习式教学:本课程各主题所涉及的核心技术不宜过多,以2-3点为宜。一方面,在讲清概念、介绍方法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计算机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另一方面,也要给学生的自主学习留有一定的空间,通过布置思考题和专题讨论,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既能在课堂上了解计算机学科的基本概念、学科形态与基本方法,也能在自主学习和讨论交流中充分发表自己对计算机学科的概念和本质的初步认识,逐步加深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法论的理解,初步建立起专业的的核心概念,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基础。
每次课需要向学生提供课外参考资料(资料电子稿或文献链接)。同时,每次课后均要给学生布置课后学习任务,任务形式可以多样,如根据查阅文献撰写本主题的综述;撰写心得体会;做市场调研;做小作品等,但需要具体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学生有能力完成为宜。由于在讲课过程中要进行互动,要求采取小班化教学,即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教学。
教学效果评价:
教学效果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1)通过大作业的形式,考察学生是否接受要小组合作学习的理念。2)在后续课程学习过程中考察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地去搜集和分析有关资料并加以验证,是否真正掌握了发现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方法等 。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组成计算机学科的基本领域和它们的基本问题,把握后续课程的关系和学习侧重,初步形成使用本学科的方法在概念级的层次上描述问题的习惯,为今后的专业学习奠定必要的基础。
2.素质能力目标:激发学生的专业向往兴趣,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3.工程能力目标:使学生具备基本的专业工程思维能力、明确专业工作价值。
(二)分类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本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以及人才的具体规格;
2.了解智能手机应用程序的平台及核心技术;
3.了解嵌入式系统应用领域和开发方向;
4.了解嵌入式系统设计常用的图形化开发工具和平台;
5.了解游戏开发的流行工具及应用范围;
6.了解企业软件常用开发平台及特点;
7.了解云计算服务、技术与应用;
8.了解网络安全方面的基本原理;
9.了解多媒体技术及其应用领域;
10.了解数据挖掘的基本概念。
2、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的教学,对学生应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初步能力:
1.对客观世界进行正确科学思维的能力;
2.观察实际问题,并运用计算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