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x届高三历史精品试题汇编(月 第一期)l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L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397774668 L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PAGEREF _Toc397774668 \h 1
HYPERLINK \l _Toc397774669 L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PAGEREF _Toc397774669 \h 1
HYPERLINK \l _Toc397774670 L2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及大众传媒的变迁 PAGEREF _Toc397774670 \h 1
L1 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历史卷·x届黑龙江省哈六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x11)】22.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士为民,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竟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望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社会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变化对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A.崇洋之风盛行 B.有利于服装的西化
C.淡化了传统等级 D.交际活动增加
【知识点】L1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服装是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而到了近代,只要具备经济条件,就可以穿得很好,无论地位高低以及从事何种工作,从社会作用来分析,说明了服装使传统的等级尊卑观念发生了改变。
故选: C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历史卷·x届黑龙江省双鸭山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x11)】9.《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1903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身体没有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这表明当时上海
A.拥有宽松良好的办学环境 B.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
C.人们的审美观与西方看齐 D.社会风尚发生较大的变化
【知识点】L1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社会习俗的变化
【答案】D 解析:从材料的内容可知,当时的上海,女子冲破了传统的束缚,“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反映了上海在外部的影响下,社会风气有较大的变化。分析选项,D项符合题意。
故选:D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历史卷·x届贵州省遵义航天高级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x11)】32、晚清上海租界内出击了“绛云朵朵飞街头,十人而九红风兜儿(本为一、二品官所戴)”的现象。这种现象表明:
A、红风兜成为流行款式 B、“西学东渐”导致中国服饰变革
C、传统的等级服饰已被取消 D、传统的封建正统观念已发生动摇
【知识点】L1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答案】 D 解析:材料中的红色风兜,本为一、二品官所戴,但至光绪年间,沪地用红兜者却比比皆是,说明封建正统思想受到冲击。
故选: D
【思路点拨】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
历史卷·x届甘肃省兰州一中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x10)】H2 L1 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开宝四年(971年),宋太祖赵匡胤“置市舶司于广州,后又于杭、明州置司”……根据考古,东起日本,南到印尼,西到东非,甚至在非洲内陆的津巴布韦都有宋代瓷器的发现。……与宋代进行通商的国家和地区有50个,其中宋代海舶直接到达的有20多个(当时)。……北宋初年,广州的市舶收入只是占了国家财政收入的2%,到了南宋初年占据了全国财政收入的20%……
—摘编自梁俏《宋代海外贸易特点及其评价》
(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对外贸易的特点。(3分)
材料二:明朝初年,曾与朱元璋争夺政权的张士诚、方国珍之余部,入海为盗,且“每诱岛倭(指日本倭寇)入掠”。《皇明祖训》记载,朱元璋认为,日本、安南(今越南)、暹罗(今泰国)等15国,“限山隔水,僻在一隅,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朝廷“禁滨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摘编自李金明《明代海外贸易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初实行“海禁”政策的背景。(3分)
材料三:租界内康庄如砥,车马交驰,房屋多西式,轩敞华丽,有高至六七层者,钟楼矗立,烟突如林,入夜则灯火辉煌,明如白昼。……中西邮局、海关、银行、领事馆、电报局、巡捕房、丝厂、船坞、轮船公司皆在焉。……沪地教堂林立,规模宏大……
—李维清《上海乡土志》
(3)根据材料三,概括上海在社会生活方面向近代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