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6-2017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doc

发布:2017-06-06约5.35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2017山西省大同一中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大同一中  常 乐 第Ⅰ卷 (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0分。)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A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B.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C山麓和丘陵地带 D.平坦肥沃的平原地带 2. 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A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 B.从事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 C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 D.采集和狩猎 3. 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A.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B.大江大河源头、三角洲,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C.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D.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读我国甲、乙两地区(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水资源总量、土地面积、 人口及耕地分布对比图,回答下列各题。4. 关于甲、乙两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代表北方地区,乙代表南方地区 B.甲地区水资源总量比重大的主要原因是降水多,蒸发少 C.乙地区人口比甲地区少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D.乙地区耕地面积比重大与平原面积广阔有关5. 有关甲、乙两地区的对比分析,正确的是 A.甲地区以旱地为主 B.乙地区的石油、煤炭资源均不如甲地区丰富 C.甲地区能源供应充足,可以满足工农业生产的需要 D.乙地区需进行水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来缓解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缺水状况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6.该图主要反映区域间的 A.开放性 B.差异性 C.整体性 D.联系性 7.图中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迁移方向是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①→③ D.③→①→②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8.下列关于雅鲁藏布江的描述,正确的是 A.径流量年际变化小 B.常发生凌汛 C.以地下水补给为主 D.径流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9.“藏水北调”工程不会 A.诱发沿线地质灾害 B.加剧青藏地区冰川消融 C.改善调入地生态环境 D.提高我国水资源利用率 10.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它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发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 B.长江三角洲发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 C.松嫩平原发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D.长江三角洲商业贸易发达依托于优势的地理位置 读图,完成各题。 11.由图中可以推断,该区域( )。 A.T0年工业基础雄厚 B.T0~T1年吸引的工业企业类型最多 C.T1~T2年经历产业结构调整 D.T2年以后工业生产衰退 12.甲、乙两类企业相比( )。 A.甲类企业在该区域维持发展的时间更长 B.甲类企业趋向廉价劳动力区位 C.乙类企业进入该区域的时间更早 D.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较低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3.与“长三角”地区相比,“中三角”地区具有的明显优势是( ) A.工业基础雄厚 B.水陆交通便捷 C.自然资源丰富 D.劳动力素质高14. 下列关于“中三角”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商品农业发达,机械化水平高 B.经济联系密切,发展潜力巨大 C.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化水平高 D.生态环境良好,环境质量优良15.三城市所在平原曾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历史上就有“湖广熟、天下足”的美誉,但现在其地位逐渐下降,除人口增长迅速外,主要原因是( ) A.城镇化迅速发展,粮食种植面积减小 B.大量的退耕还湖,导致耕地面积锐减 C.棉花价格的上涨,棉花种植面积增大 D.休耕制度的实施,导致耕地大量闲置 回答下列问题。 16.该时段耕地布局总体呈现 A.东进 B.南下 C.西扩 D.北上 17.2000~2005年间耕地重心变化最有可能是因为 A.土地沙化 B.耕地撂荒 C.退耕还草 D.自然灾害 完成下列各题。18.关于五省市经济发展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山西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湖北 B. 上海经济发展速度低于江苏 C. 湖北经济发展水平高于江苏 D. 广西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