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行政组织变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八章 行政组织变革 第一节 行政组织变革概述 一、 全球行政组织变革的背景 当代行政组织的变革起源于英国、美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并逐步扩展到其他西方国家乃至全世界。 催生这场深刻变革的是一些发生在实践和思想领域中彼此关联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归纳起来,它们主要包括:(1)经济全球化的浪潮; (2)新技术革命,尤其是信息技术的发展; (3)对公共部门的抨击以及对传统福利国家得失的反省。 二、行政组织变革的基本范畴 1、定义: 行政组织变革:更大范围内公共管理变革议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是有意识地对公共部门的组织和程序进行旨在使其运作得更好的改变。 (1)组织内部治理方式的变革包括了在结构上对公共部门的组织进行合并或拆分; (2)外部治理体系变革可能包括重新设计与私人部门以及其他公民社团的沟通网络和决策制度。 2、变革类型 理查德·L·达夫特在《组织理论与设计精要》一书中指出,组织一般会经历至少四种类型的变革: (1)技术变革出现在生产过程和装备中,如计算机客户信息系统的建立; (2)行政变革,包括建立新的工作表现评估系统等; (3)产品和服务变革,如社会保障机构在提供服务的数量和质量上不断增加; (4)人力资源变革,目的在于改善组织领导和组织中的人际关系或是提高雇员的技术。 3、变革的参与者 政治领导人 高级公务员 管理顾问 独立智库 学者 4、变革的过程 (1)勒温(K. Lewin)的三阶段模式 解冻 移动 再冻结 反思 前提 行动 选择 承诺 (2)吉雷、梅楚尼奇的变革过程模型 三、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与阻力?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它涉及的面很广,涉及一大批人的切身利益,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复杂情况和问题,一定会遇到重重障碍。” ———邓小平 1、行政组织变革的动力 1、统治阶级为了完成国家行政管理的职能,需要行政组织发展。 2、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更替是行政组织发展的经济动力。 3、行政组织成员为了自身的全面发展,要求行政组织发展。 4、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群众的要求,推动行政组织发展 5、新的科学、民主、效率观念的出现,为行政组织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 2、行政组织变革的阻力 1、行政组织变革最大的阻力来自行政组织自身的“经济人”特征 ???2、资历较高者、年长者的阻力 ???3、人际关系的阻力 ???4、对变革后的科学、高效的新秩序和廉政、勤政的新作风不适应而产生的阻力 ???5、因害怕被精简,而反对或害怕发展变革 ???6、对陌生事物的疑虑、对变革后果不了解而产生的阻力 。 3、克服阻力的基本方法 ?1、克服利益本位思想,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大无畏的精神积极推进行政组织的发展 ?2、广泛宣传和深入动员,造成有利于发展的强大舆论声势,并有针对性地克服心理障碍 ?3、发动群众,民主参与变革 ?4、尽量减少损失和代价,从而减少阻力,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5、建立专门研究行政组织发展的高层次议事机构 四、行政组织可借鉴的四种治理模式 1、改革的市场模式 2、参与模式 3、弹性化政府 4、解制型政府 参考书:《政府未来的治理模式》(B·盖伊·彼得斯) 行政组织变革在结构方面的主要方案是进行组织重建。 总体来说,现存诸多的重建方案基本上可以从组织结构的以下三个侧面进行理解和分析: (1)分工(组织究竟应该是单一目标还是多项目标);(2)合作(应该使用什么方法达到不同功能、层次和领域之间的合作); (3)分权(哪种功能应该被集中或分权,以及达到何种程度)。 每一种变革的方案都可以看作是在上述三个维度中不同取 向的一种特定组合。 第二节 内部治理方式变革一、 结构变革 市场导向的变革模式的一方面便是主张将官僚体制的职能分散给多个企业型机构,这些机构被授权独立地制定政策,其政策依据可能来自市场的信号或者纯粹建立在组织领导人员的判断基础上。 市场模式的实践人员期望的另一方面是这些拥有半自主权的组织能够遵守上级部门制定的政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命令。 二、决策变革 参与式治理方式具有和市场模式相似的多方面意义。首先,与自上而下的传统政策制定程式相比,参与方法显然更倾向于由下而上。另外,基层管理人员的责任感也会因为参与到决策进程中而受到激励,从而有助于提高决策的绩效水平。 参与式的变革方法主要关注下层管理人员,所以可能会忽略组织高层官员的参与。 参与模式提出有关组织决策变革的另一个有价值的观点是,几乎在任何政治体制中,官僚组织中的基层人员对政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