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针灸治疗学常见知识点总结详细分析.doc

发布:2016-10-05约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虚则补之:出《灵·经脉》。指出《灵枢·经脉》。对实证《灵·经脉》 经脉 五行 留注时间 证 候 举 例 补法 泻法 母穴 时间 子穴 时间 本 穴 原穴 肺 辛金 寅 咳喘心烦胸闷 太渊 卯 尺泽 寅 经渠 太渊 大肠 庚金 卯 齿痛咽喉及口面鼻疾 曲池 辰 二间 卯 商阳 合谷 胃 戊土 辰 腹胀脚气烦闷 解溪 巳 厉兑 辰 足三里 冲阳 脾 己土 巳 舌本强腹胀满体重 大都 午 商丘 巳 太白 太白 心 丁火 午 咽干舌痛掌热 少冲 末 神门 午 少府 神门 小肠 丙火 未 项强颌肿肩痛 后溪 申 小海 未 阳谷 腕骨 膀胱 壬土 申 头项腰背腘踹痛癫疾 至阴 酉 束骨 申 足通骨 京骨 肾 癸水 酉 心悸腰痛少气 复溜 戌 涌泉 酉 阴谷 太溪 心包 丁火 戌 心烦胁痛妄笑 中冲 亥 大陵 戌 劳宫 大陵 三焦 丙火 亥 耳聋目痛喉闭癃闭 中渚 子 天井 亥 支沟 阳池 胆 甲木 子 头痛胁痛疟疾 侠溪 丑 阳辅 子 足临泣 丘墟 肝 乙木 丑 胁痛疝气呕吐 曲泉 寅 行间 丑 大敦 太冲 头痛 :外感头痛(起病急,病程短,痛无休止,外感表证明显);内伤头痛(起病缓,病程长,反复发作,时重时轻,多半头晕,遇劳或情志刺激而加重);肝阳头痛(头胀痛或抽痛、跳痛,目眩,心烦易怒,面赤口苦,脉玄数);血虚头痛(头空痛,头晕,神疲乏力,面色无华,舌淡,脉细弱);痰浊头痛(头痛昏胀,脘腹胀满。呕吐痰涎,苔白腻,脉滑);瘀血头痛(头痛迁延日久,或有外伤史,痛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舌暗,脉细涩) 主穴 阳明头痛 头维 印堂 阳白 阿是穴 合谷 内廷 少阳头痛 太阳 丝竹空透率谷 风池 阿是穴 外关 侠溪 太阳头痛 天柱 后顶 凤池 阿是穴 后溪 申脉 厥阴头痛 百会 四神聪 阿是穴 太冲 中冲 配穴 外感(风府、列缺);肝阳(行间、太溪);血虚(气海、足三里);痰浊(丰隆、中脘);淤血(血海、膈俞) 漏肩峰:针灸治疗:治则:通经活络,舒筋止痛。取局部穴位为主,配合循经远取。 主穴:肩三针(肩髃肩髎髃肩髎髃髃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