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云南省景洪市第四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8页,第Ⅱ卷9至12页,共12页。全卷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务必就自己的考号、姓名等信息正确填涂在试卷和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填涂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40题,每题1. 5分,共60分)
1.下列关于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社会环境三类
B.通常所说地理环境,是指自然环境
C.地理环境的中心事物是城市
D.现在人类赖以生存和从事各种活动的环境是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共同组成的
2.下列四个选项中,全部属于社会环境的一组是 ( )
A.土地、岩石、矿物
B.村落、城市、泰山游览区
C.阳光、水、大气
D.丘陵缓坡、人工草场、水产养殖场
人类文明经历了从采猎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以及后工业文明的演进,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环境问题不同。完成3—4题。
3.采猎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 )
A.自然灾害威胁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B.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污染
C.人类对生物资源的破坏 D.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的加剧
4.环境问题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是从( )
A.采猎文明时期开始 B.农业文明时期开始
C.工业社会开始 D.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5.下列选项不属于天然环境的是( )
A.大漠盐湖 B.极地苔原 C.畜群牧场 D.高山草甸
6.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为( )
A.互相影响,互相制约
B.环境决定人类活动
C.人类活动决定环境的发展和变化
D.环境的发展具有自我的规律,人类应服从环境
7.生态系统的基础与和核心的是( )
A.土壤 B.植被 C.水文 D.大气
8.关于环境问题产生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然原因是主要的 B.环境发展的必然
C.人为原因更为重要 D.环境问题的产生完全由人类的活动决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意味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是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的变革,是人类行为方式的要求。据此回答9—10题:
9.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首要问题是(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积极发展国家工业
C.积极发展科技,开发新能源 D.治理污染
10.在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中,“保持天然林”和“退耕还林(草)”是两项重要内容,采取这两项措施的首要目标是 ( )
A.开展生态旅游 B.发展畜牧业 C.增加木材总量 D.改善生态环境
11.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病虫害防治不力 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
C.生存环境改变 D.人为破坏严重
12.下列属于人类活动不合理而遭到破坏的环境是( )
A.塔克拉玛干的茫茫沙丘
B.“草、水、林、机”配套的人工草场
C.水土流失造成的石山劣地
D.人工建设的水库大坝
13.关于环境问题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城市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
B、在广大的乡村地区,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环境污染
C、从全球看,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比发展中国家严重
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下图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14.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 ?A.柏林??? B伦敦 ???? C旧金山???? D彼得堡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排污的工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
??16.这种关系反映了环境质量的提高主要取决于 (??)?A.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B.人的认识能力的不断增强????C.发展中国家工业化战略的不断调整????D.发达国家环保政策的不断完善
读世界部分地区环境问题分布图(图7),回答—19题。图中ab、c、d所反映的环境问题分别是 A.酸雨问题、荒漠化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
B.荒漠化问题、酸雨问题、原始森林破坏问题、农田土壤侵蚀问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