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四川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四川雅安中学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地理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卷和机读卡一并收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
选择题:(共50分,每小题2分。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正确;请将代表正确选项的字母涂在机读卡上。
右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MN的实际距离约为QR的一半,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图中距离说法正确的是( )
A.GM等于PQ B.GM大于PQ
C.GH大于OP D.MN大于OR
2.关于甲乙面积的实际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相等 B.甲是乙的2倍
C.乙大于甲 D.乙是甲的2倍
②注重生物技术,精耕细作,单产很高
③侧重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
④小麦、玉米是主要农作物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4.关于日本和新加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日本和新加坡都利用了本国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
B.两国都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海上航运
C. 日本有世界著名的渔场——北海渔场
D.旅游业收入是新加坡外汇的唯一来源
5.欧洲西部的地理特征有( )
①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最大的地区 ②地形以高原为主
③河网密布,水量充沛 ④气候南北向差异大,东西向无明显差异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6.峡湾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著名的旅游景观,其成因是( )
A. 海浪侵蚀 B.大陆断裂 C.冰川刨蚀 D.人为作用
7.欧洲南部三大半岛自西向东依次是( )
A.巴尔干半岛、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
B.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
C.伊比利亚半岛、巴尔干半岛、亚平宁半岛
D.伊比利亚半岛、亚平宁半岛、巴尔干半岛
8、对照下列“大洲轮廓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甲乙两洲的界线通过苏伊士运河
丙丁两洲的界线通过巴拿马运河
甲乙丙丁四洲中都有人口超过一亿的国家
丙丁两洲的地形相似,都是西部山地、中部平原、东部山地
9.中亚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形成的根本原因是( )
A.高原沙漠广布 B.降水稀少
C.深居亚欧大陆内陆 D.植被以草原、荒漠为主
10.有关中亚地区的正确叙述是( )
A.中亚境内多为内流河、内流湖
B.植被以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C.乌兹别克斯坦,银矿丰富,有“白金之国”之称
D.中亚地区除了西临里海外,其他三面距海远
读世界某区域年降水量分布图,回答11~13题。
11.影响图中甲区域降水丰富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与地形 B.洋流与地形
C.大气环流与洋流 D.太阳辐射与人类活动
12.影响丙国聚落分布的最主要自然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矿产资源
.从甲到乙,经历的自然带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
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
C.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荒漠带、热带草原带
D.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热带草原带
14~15题:
A.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B.终年炎热少雨
C.终年高温多雨 D.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15.这里的气候成因是( )
A.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 B.受季风环流影响
C.受赤道低气压控制 D.受西风和副极地低气压控制
读下图,回答16-17题
16.读下图,欧洲西部的主要地形为( )
A.平原和山地 B.山地和丘陵 C.平原和高原 D.高原和盆地
17.读图,图中瑞典的旅游业有点特殊,游客在这里过夜的人数占总旅游人数的90%以上,而且往往第二天一早就离去,其原因是( )
A.商业服务多在夜晚 B.森林晚会吸引了游客
C.游客观看这里的极夜现象 D.到这里参加圣诞节活动
18、五大湖完全位于美国境内的是( )
A.苏比利尔湖 B.密歇根湖 C.安大略湖 D.伊利湖
19.在各大洲中欧洲西部温带海洋性气候面积最广,主要原因是( )
①地处西风带 ②北大西洋暖流加大对气候的增温增湿作用
③海岸线曲折,阿尔卑斯山为东西走向,有利于西风深入内陆
④季风使海洋上的湿润气流深入内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0.西欧的温带海洋性气候能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