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考地理总复习第四章第12讲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课件教程.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2讲 山地的形成与河流地貌的发育;考点一 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考点一 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
1.褶皱和断层
(1)褶皱:岩层在强大的_______作用下,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的波状弯曲。
(2)断层: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____________,超过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发生破裂,并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3)褶皱与断层的比较
;地质构造;压力;1.背斜与向斜的判别方法
从形态上看,岩层向上拱起的是背斜;岩层向下弯曲的是向斜。从岩层新老关系看,中心部分岩层老,两翼岩层新的是背斜;中心部分岩层新,两翼岩层老的是向斜。由于地壳运动的复杂性,仅从形态上判断背斜和向斜是不准确的,而岩层的新老关系才是判断背斜和向斜的科学依据。例如,在下面的4幅图中,只画出了背斜或向斜的地面以下的部分,若单纯凭借岩层形态判断背斜、向斜,往往会得出错误结论,我们只有借助岩层的新老关系才能得出正确结论:A——背斜,B——向斜,C——背斜,D——向斜。;2.断层的判断方法
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
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3.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
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
;4.地质构造和构造地貌
地质构造是地壳运动导致的岩层变形变位,它是地壳运动的“足迹”,它主要有褶皱(向斜、背斜)、断层,回答地质构造类型时,与地表形态无关,关键是看地下岩层的弯曲状况及岩层是否连续。构造地貌是由地质构造而形成的地表形态特征,它的主要类型有山地、谷地、平原、盆地、陡崖等,回答构造地貌时,只根据地表形态和高低状况来回答。特别注意向斜谷、向斜山、背斜山、背斜谷、断块山均为地貌类型。;(2015·洛阳统考)读某区域岩层新老关系示意图及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完成1~2题。
;1.在图中,M处的地形可能是( )
A.背斜山 B.背斜谷
C.向斜山 D.向斜谷
2.若在N地发现有溶洞景观,则该处的岩石类型最有可能是图中的( )
A.a B.b
C.c D.d;解析:第1题,根据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M处的岩层较新,而其两侧的岩层较老,则该处的地质构造为向斜;根据图中河流的支流发源于M处可知,M处为海拔较高的山地;故M处为向斜山。第2题,溶洞景观一般出现在可溶性石灰岩中,它属于三大类岩石中的沉积岩,该类岩石主要是由外力作用形成的,对应图中的a。;考点二 河流地貌
1.河流侵蚀地貌
;河谷发展阶段;2.河流堆积地貌
;冲积平原是比较典型的河流堆积地貌,主要是洪积—冲积平
原、河漫滩平原和三角洲三种类型,具体如下:
;组成部分;组成部分;河流流向的判断方法
1.根据一条等高线,判定河流流向;2.根据一组等潜水位线,判定河流流向
3.根据湖泊或水库上下游的水位变化曲线判定河流流向;4.根据河床的深浅判定河流流向
5.根据城市合理规划图判定河流流向
;6.根据河流地貌类型
7.根据河流沉积物颗粒大小
一般地河流上游沉积物颗粒较大且棱角分明,河流下游沉积物颗粒较小,且呈浑圆状,入海口处沉积物颗粒最小。;(2015·湖北省重点中学一联)下图示意宁夏中卫(38°N,105°E)旅游区局部位置和景观,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黄河河水( )
A.逆时针流动 B.顺时针流动
C.东侧水流较西侧急 D.南侧水流较北侧急;2.图中的四地有羊皮筏平稳渡黄河、陡坡急降滑沙、搏击黄河漂流、汉朝古瓷窑遗址观光等项目,其对应的位置最可能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①②
C.①④②③ D.③②④①
解析:第1题,河流曲流处因流水的惯性原因,往往使凹岸侵蚀、凸岸沉积,而且主要沉积区在河流凸岸偏下游位置形成河漫滩,可判断河流顺时针流动。图示河段南岸为凸岸、北岸为凹岸,南侧水流较北侧缓;西侧河段较东侧河段狭窄,故西侧水流较东侧急。;第2题,①处河道狭窄,水流湍急,适合漂流;②处位于河流凸岸,泥沙沉积作用明显,既可以为古瓷窑提供原料,同时也因不易被侵蚀而得以保留;③处河道宽阔,流速变缓,适合羊皮筏平稳渡黄河;④处位于河流凹岸,河岸坡陡,适宜滑沙。;考点三 地形对交通运输和聚落的影响
1.地形对交通的影响
;影响;影响;2.河流地貌对聚落分布的影响
;;;地形与交通线路选址
1.平原地区是交通线建设的最理想环境,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因此交通线首选在海拔2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
2.在山区修建公路、铁路线时,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1)一般要沿等高线修建,这样可以减少工程量,同时道路平坦,利于车辆行驶安全,而且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