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10章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ppt

发布:2017-03-04约4.3千字共4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10章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第一节 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 一、消费函数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消费函数。 C = f(Y) C = bY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与Y同方向变动。 消费在总需求中所占比例约为三分之二。 C = bY C Y O 长期消费函数 在长期,收入为零时,消费也为零 C =C0 +bY C Y O 短期消费函数 45 0 C0 短期收入为零时也有消费,C0是由人的最基本需求决定的最必需的消费 C0——初始消费(自发性消费) 消费和收入之间的关系—两个重要的指标 ? 平均消费倾向是指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C = APC = + b C0 Y (短期) ? 边际消费倾向是指增加的消费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MPC = MPC = + b C0 ?Y (短期) APC、MPC、APS和MPS的计算及其相互关系 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的变化规律 (1)平均消费倾向APC和边际消费倾向MPC都是递减的。 (3)平均消费倾向大于边际消费倾向,即 APC>MPC (4)APC可以大于1,而0<MPC<1。 (2)边际消费倾向MPC等于消费函数的斜率b。 (1)在E点之左,消费大于收入,即C>Y,APC大于1 (2)在E点,消费等于收入,即C=Y,APC=1 (3)在E点之右,消费小于收入,即C<Y , 0<APC<1 消费与收入的关系有以下三种情况 ● E C O C =C0 +bY 0 Y 45 C0 收入=消费 二、储蓄函数 一般把储蓄和收入之间的数量关系称为储蓄函数。 S = f(Y) S = sY 平均储蓄倾向——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APS = 边际储蓄倾向——增加的储蓄在增加的收入中所占的比例。 MPS = E ● 短期储蓄函数:S = S0+sY S S0为初始储蓄,亦称自主储蓄 (1)平均储蓄倾向APS和边际储蓄倾向MPS都是递增的。 (2)边际储蓄倾向MPS就是储蓄曲线的斜率s。 (3)平均储蓄倾向小于边际储蓄倾向,即 APS<MPS。 (4)一般来说,0<MPS<1;0<APS<1。 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的变化规律 * E点,消费等于收入(储蓄为零),即C=Y,APS=0 * E点右边,消费小于收入(有储蓄),即C Y,APS0 * E点左边,消费大于收入(有负储蓄),即C Y,APS 0 收入和储蓄的关系 E ● S S = S0+sY 三、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的关系 (1)消费函数和储蓄函数互为补数。 Y = C+S (2)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斜率互为补数。 s=1-b ( s + b =1;S0= –C0) (3)APC+APS=1; MPC+MPS=1 四、其他消费函数理论 1.生命周期理论 人一生收入的多少决定了他的消费。 人们要把自己一生中得到的收入平均地分配到自己生命中的每一年。 长期中收入与消费的比例是稳定的。 在长期中消费函数是相当稳定的。美国的MPC长期稳定在0.676,上世纪90年代经济繁荣时提高到0.68,仅仅提高了0.4%。 持久收入是长期的稳定收入。 暂时收入是一时的、非连续性的偶然收入。 该理论认为,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是由它的现期收入决定,而是由他的持久收入决定。 持久收入是稳定的,消费也就是稳定的。 2.持久收入理论 消费函数稳定性的意义 短期决定宏观经济状况的是总需求,而消费在总需求中占三分之二。消费的稳定性保证了宏观经济的稳定性。 刺激消费的政策作用甚微,增加消费的关键是增加收入。 总需求政策应以刺激投资为中心。 第二节 两部门国民收入决定 ? “国民收入决定”研究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水平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以及如何提高国民收入水平。 ? 国民收入均衡的条件是:总供给等于总需求 AD=AS ? 国民收入均衡是指国民收入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