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秋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精品课件:2.济南的冬天.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上 山尖 山坡 山腰 —顶白花(像看护妇) —全白(镶银) —白雪黄草(穿花衣) —薄雪露粉色(害羞) 高 低 美丽 秀气 薄雪覆盖下的山 素淡雅致(秀美) 这一字传神、形象地照应了上文“暖和安适地睡着” 城外远山 城内-城外 狭窄 宽敞 (卧 村庄 雪 小水墨画) 济南的水 水 反在绿萍上冒着点热气 暖 把终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 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绿 清 拟人。生动地写出了冬水的温暖多情和美丽可爱。 不忍得冻 济南的冬水 文章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结束全文,有什么作用? 问题探究 因为“济南的冬天”表明所写的是济南这一特定地域的冬天;以“这就是冬天的济南。”作为结束语,抒发了作者对这个特定时令的济南的总的观感。这样的结尾既和开头”济南真得算个宝地。”相呼应,又点了题,抒发了作者的赞美之情,给人以回味的余地。 思读议说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课堂小结 当堂检测 学练优七年级语文上(RJ) 教学课件 2 济南的冬天 我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欣赏了春天那一幅幅动人的春景图,今天我们要步入老舍先生的《济南的冬天》去领略冬日的景色。 (说起冬,尤其是中国北方的寒冬,脑海中浮现的多是朔风怒号、冰封雪飘、天寒地冻的萧条画面。但在老舍先生的这篇文章中,不仅感受不到这些,反而使人感到暖暖的春意。今天,就让我们在老舍的引领下一起去观赏济南冬天的水墨画,去感受济南冬天的温馨.) 课堂导入 1.熟读全文,知道济南的冬天的特点,体会 作者赋予 景物的深厚感情。 2.体会文中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的精妙。 3.学习本文由里到外、由山到水的写景顺序。 4.学习老舍先生的写景方法(情景交融) 学习目标 检查预习 走近作者 老舍(1899-1966),现代小说家、戏剧家。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 《龙须沟》等。被誉为“人民艺术家”。 1966年,他在文革中不忍屈辱,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提名,且获投票第一,由于老舍已不在人世,遗憾颁予川端康成。 1978年,老舍得到平反,恢复“人民艺术家”的称号 。象征性的墓碑上刻写着老舍的一句话:“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注 音 济南( ) 着落( ) 宽敞( ) 贮蓄( ) 澄清( ) 暖和( ) 发髻( ) 水藻( ) 看护 ( ) 薄雪 ( ) jǐ zhuó chǎng zhù chéng huó jì zǎo báo kān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1.文中哪一个词写出了济南的冬天独具一格的风貌? 温 晴 讲授新课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感受,通过和北平、伦敦、热带的对比,写济南冬天无风声、无重雾、无毒日的“奇迹”“怪事”,突出它的“温晴”,赞誉它是个“宝地”,这是贯穿全文的主线。 讲授新课 2.作者用什么样的方法写出济南冬天的总体特点 温晴 异地之冬: (多风) (多雾) (日光毒) 济南冬天: ↓↓ ↓↓ 对 比 北平 伦敦 热带 无风声 响晴 无毒日 宝地 温晴 特点 讲授新课 运用对比手法写有什么好处? 通过三组对比,突出济南冬天“温晴”的特点,由“奇迹”、“怪事”、“害怕”引出“宝地”,文章紧紧抓住这一天气特点,描绘济南冬天的景色;这些对比来自作者对济南冬天的感受,来自作者对济南的爱。 3.课文主要写了济南冬天的哪些景物? 山景、水色 讲授新课 读思议说 山 阳光朗照下的山 薄雪覆盖下的山 城外的远山 温暖、可爱 秀气、美丽 素淡、雅致 冬天,济南的山有怎样的特点? 讲授新课 老城:晒着 睡着 唤醒 拟人。将老城人格化,生动写出冬天的济南是个“暖和安适”的理想境界。 小山:围 小摇篮 保暖 比喻、拟人。突出小山充满温情慈善、暖和安适的特点。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