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4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课件.ppt

发布:2017-12-17约7.39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学习,了解改革开放前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特点及其历史性作用,在此基础上重点把握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改革的主要内容,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的对外贸易体制的完善。 内容提要 第一节 外贸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一、对外贸易体制的含义 第一节 外贸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第一节 外贸体制的建立与发展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二节 外贸体制的初步改革 第三节 外贸体制的深化(1988-1993年) 第三节 外贸体制的深化(1988-1993年) 第三节 外贸体制的深化(1988-1993年) 第三节 外贸体制的深化(1988-1993年) 第三节 外贸体制的深化(1988-1993年) 第三节 外贸体制的深化(1988-1993年) 第三节 外贸体制的深化(1988-1993年)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第五节 入世后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第五节 入世后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第五节 入世后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第五节 入世后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第五节 入世后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本章小结 复习题 一、 外贸体制的改革方向 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体制。 二、改革的措施 1、强化经济手段 (1)进行汇率并轨,取消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从1994年1月1日起,取消了汇率双轨制,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 取消各类外汇留成、出口企业外汇上缴和额度管理制度,实行国家银行统一结售汇。 二、 改革的措施 1、强化经济手段 (1)进行汇率并轨,取消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2)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取消部分进口减免税; 至1996年,我国关税水平平均调低到23% 1996年取消5项不平等的进口减免税 至1997年,我国关税水平平均调低到17% 二、 改革的措施 1、强化经济手段 (1)进行汇率并轨,取消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2)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取消部分进口减免税; (3)改革所得税制,由包干制改为分税制; 1994年起,对全国财税体制进行改革,由包干制改为分税制,对国有外贸企业实行统一上缴所得税33%的税制 。 二、 改革的措施 1、强化经济手段 (1)进行汇率并轨,取消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2)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取消部分进口减免税; (3)改革所得税制,由包干制改为分税制; (4)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 1994年后,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 二、 改革的措施 1、强化经济手段 (1)进行汇率并轨,取消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2)降低进口关税水平,取消部分进口减免税; (3)改革所得税制,由包干制改为分税制; (4)完善出口退税制度,出口退税全部由中央财政承担; (5)实行鼓励出口的信贷政策。 二、 改革的措施 1、强化经济手段 2、加强立法手段 1994年5月12日出台对外贸易基本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并制定了与之相配套的《反倾销和反补贴条例》等法规,标志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入法制化轨道。 二、 改革的措施 1、强化经济手段 2、加强立法手段 3、改革外贸行政管理手段 放宽生产企业经营外贸审批标准 逐步放开商品经营的范围 改革进出口商品管理体制 取消了某些商品的进出口补贴,为国内外商品创造平等竞争条件 取消全部进口替代商品清单 缩小进口许可证管理范围,减少实行进口许可证管理的商品品种 二、 改革的措施 1、强化经济手段 2、加强立法手段 3、改革外贸行政管理手段 4、深化外贸经营体制改革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