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全套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实行对外开放符合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客观要求 (三)对外开放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 第四节 对外贸易发展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一、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要求这样的发展,既满足当代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就是在遵循外贸发展内在规律的基础上,健全外贸体制,完善外贸运行机制,合理配置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处理好外贸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从而保证外贸长期、持续、稳健的发展。 二、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的具体措施 1、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走集约型发展道路。 2、加快科学技术发展,科贸结合,走以质取胜的道路。 3、发展绿色贸易,突破国外绿色贸易壁垒限制。 4、大力发展服务贸易。 二、进口贸易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进口对于国民经济增长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主要表 现在:可以获得本国急需或缺少的原材料和技术装备, 弥补国内资源不足;可以获得我国虽不紧缺但是在外国 相对比较便宜的商品来补充国内市场,降低相关的产品 成本;可以通过进口发达国家的先进产品进行研究和进 行符合我国需要的改良,推动国内生产、开发过程的创 新;有助于提高国内投资率等。 六、进口贸易能够促进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降低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作用 (1) 拉动了别国经济发展 (2)为别国创造了就业机会 (3)为降低或减小世界金融危机作出了贡献 二、中国服务业对外开放情况 1、分销业、保险业、银行业开放程度较高,所受冲击较大。 2、旅游业、通信业等开放程度一般,所受冲击一般。 3、运输业、证券业开放程度一般或较低,竞争形势不太严峻。 第四节 中国服务出口贸易 一、中国服务出口贸易发展的特点 从中国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来看,占出口绝大部分的是劳动密集型项目,如旅游业、运输服务。而通讯服务、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等现代化服务项目比重不到一半。技术密集新知识密集型行业在中国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二、发展服务出口贸易的必要性 1、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的重要途径 2、优化产业结构,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3、提高国际竞争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 4、缓解就业压力,保持社会稳定 三、扩大服务出口应采取的对策 (一)改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基础环境 1、财税优惠与产业倾斜相结合 该变原来对于制造业的偏向,逐步向服务业倾斜 2、开放与规范监管相结合 减少无序竞争和资源浪费,保障消费者效益 (二)完善服务贸易发展的制度环境 1、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 各部门的管理范畴 中央和地方的整体规划和相互协调 2、创造健全的法制环境 (三)改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外部环境 政府间的谈判和协作,保障服务贸易出口顺利 第五节 中国服务进口贸易 一、服务进口贸易发展概况 (一)服务进口规模 1、20世界80年代进展不大,90年代以后增长较快 2、进口占世界总进口比重变化不大,位次不断上升(2009年居世界第四位) (二)服务进口贸易结构 1、中国进口贸易中,旅游、运输及其他商业服务占总进口额的近80%以上 2、进口对象中,专有权使用费和特许费、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增长最快,其次是保险和咨询服务 3、自1995年以来,中国服务贸易一直进口大于出口 (三)服务业市场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二、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的影响 (一)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定义 指一国政府在对外贸易中,通过立法和国际协议,对服 务和服务相关的人、资本、货物、信息等在国家间的流 动,逐渐减少政府的行政干预,放松对外贸易管制的过 程。 (二)服务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影响 1、积极影响 (1)有利于促进中国国内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2)有利于推动中国服务企业国际化经营 (3)吸引更多的外资投入,推动中国国民经济的增长 2、消极影响 (1)对中国民族服务业带来巨大的挑战 国外服务业的大量涌入,抢占国内服务市场 (2)影响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大量的进口量抵消了出口的顺差,造成中国收支的不平衡,影响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3)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一定的冲击 邮电业涉及国家机密,金融业关系到国家经济命脉--对监管的要求 第六节 中国实现服务贸易跨越式发展的战略和对策 一、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分析 (一)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指标 即一国服务出口总额与世界服务出口总额之比 (二)贸易竞争优势指数(贸易分工指数) 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与其进出口总额之比,称为“贸易竞争力指数”,即TC指数,也称“贸易专业化指数”,用来说明该产品或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服务外包的现状----全球 发包市场 千百十工程 二、技术贸易 (一)技术贸易的概念 技术贸易是指技术供求双方按照一定的商业条件买卖技术的商业行为。 技术贸易又称“有偿技术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