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五讲 对流传热的理论基础.ppt

发布:2017-06-02约6.1千字共9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式中: 努塞尔(Nusselt)数 雷诺(Reynolds)数 普朗特数 注意:特征长度为当地坐标x 一定要注意上面准则方程的适用条件: 外掠等温平板、无内热源、层流 ? 与 ?t 之间的关系 对于外掠平板的层流流动: 此时动量方程与能量方程的形式完全一致: 表明:此情况下动量传递与热量传递规律似。 如果?=a,方程完全一样.因此他们的解也必定相同,也就是说其速度分布与温度分布完全相同.故??a 就有重要意义。 普朗特数(Prandtl number) 运动粘度,粘性扩散的能力 热扩散率,热扩散的能力 粘性扩散=热扩散 常见流体 : Pr=0.6~4000 空气: Pr=0.6~1 液态金属较小 :Pr =0.01-0.001数量级 粘性扩散热扩散 粘性扩散热扩散 §5-4 边界层积分方程组的求解 及比拟理论 1 边界层积分方程 1921年,冯·卡门提出了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 1936年,克鲁齐林求解了边界层能量积分方程。 近似解,简单容易。 用边界层积分方程求解对流换热问题的基本思想: (1)建立边界层积分方程 针对包括固体边界及边界层外边界在内的有限大小的控制容积; (2)对边界层内的速度和温度分布作出假设,常用的函数形式为多项式; (3)利用边界条件确定速度和温度分布中的常数,然后将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带入积分方程,解出 和 的计算式; (4)根据求得的速度分布和温度分布计算固体边界上的 边界层积分方程的推导 将边界层能量微分方程式对如图所示的任意截面做 到 的积分: (a) 根据边界层的概念, 时 ,因而在该处 , 则有 (b) 其中 (c) 为了导出仅包括速度的方程,把(c)式中的 项及 项通过连续性方程进行转换 (d) 将(d)式代入(c)式 (e) 对式(b)中的扩散项积分 (f) 将式(e)(f)代入式(b),得 等号左端的三项可进一步简化为 最后的边界层能量积分方程为 用类似的方法可以导出边界层动量积分方程为 两个方程,4个未知量:u, t, ?, ?t 。要使方程组封闭,还必须补充两个有关这4个未知量的方程。这就是关于u 和 t 的分布方程。 (2) 边界层积分方程组求解 边界层中的速度分布为 上式微分 带入动量积分方程: X处的局部壁面切应力为: 在工程中常使用局部切应力与流体动压头之比这个无量纲量,并称之为范宁摩擦系数,简称摩擦系数 平均摩擦系数: 上面求解动量积分方程获得的是近似解,而求解动量微分方程可以获得 的精确解,分别为: 可见二者非常接近 求解能量积分方程,可得无量纲过余温度分布: 热边界层厚度: 再次强调:以上结果都是在 Pr ?1 的前提下得到的 局部对流换热系数: 平均努塞尔数 计算时,注意五点: a Pr ?1 ; b , 两对变量的差别; c x 与 l 的选取或计算 ; d e 定性温度: 这里以流体外掠等温平板的湍流传热为例。 湍流边界层动量和能量方程为 湍流动量扩散率 2 比拟理论求解湍流对流传热方法简介 湍流热扩散率 引入下列无量纲量: 则有 雷诺认为:由于湍流切应力 和湍流热流密度 均由脉动所致,因此,可以假定: 湍流普朗特数 当 Pr = 1时,则 应该有完全相同的解,此时: 而 类似地: ? 实验测定平板上湍流边界层阻力系数为: ? 这就是有名的雷诺比拟,它成立的前提是Pr=1 式中, 称为斯坦顿(Stanton)数,其定义为 当 Pr ? 1时,需要对该比拟进行修正,于是有契尔顿-柯尔本比拟(修正雷诺比拟): 称为 因子,在制冷、低温工业的换热器设计中应用较广。 当平板长度l 大于临界长度xc 时,平板上的边界层由层流段和湍流段组成。其Nu分别为: 则平均表面传热系数 hm 为: 如果取 ,则上式变为: * (1)— 惯性项(ma); (2)— 体积力; (3)— 压强梯度; (4)— 粘滞力 对于稳态流动: 只有重力场时: 3 能量守恒方程 导热引起净热量+热对流引起的净热量=微元体内能的增量 1、导热引起的净热量 2、热对流引起的净热量 X方向热对流带入微元体的焓 X方向热对流带出微元体的焓 是常量,提到微分号外边,变为 X方向热对流引起的净热量 y方向热对流引起的净热量 热对流引起的净热量 连续性方程 热对流引起的净热量简化为 微元体内能增量 导热引起净热量+热对流引起的净热量=微元体内能的增量 整理得二维、常物性、无内热源的能量微分方程 非稳态项 对流项 扩散项 动量守恒方程 能量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