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4年4月24_25日赵耀企业财税重大差异的协同管理.ppt

发布:2017-05-03约5.63万字共3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企业财税重大差异的协同管理》; 【案例】假设某商场推出促销措施,顾客购买一件2340元冰箱,赠送一件468元微波炉,冰箱和微波炉的成本分别是1200元和200元。 第一种处理方式:   借:库存现金  234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40 借:主营业务成本 1200    贷:库存商品—冰箱   1200   借:营业外支出  268    贷:库存商品   2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68 ; 【提示】国税函【2010】56号规定,纳税人采取折扣方式销售货物,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分别注明是指销售额和折扣额在同一张发票上的“金额”栏分别注明的,可按折扣后的销售额征收增值税。未在同一张发票“金额”栏注明折扣额,而仅在发票的“备注”栏注明折扣额的,折扣额不得从销售额中减除。 财税【2011】50号规定,企业在向个人销售商品(产品)和提供服务的同时给予赠品,如通信企业对个人购买手机赠话费、入网费,或者购话费赠手机等;不征收个人所得税。;第一章企业财税重大差异协同管理的必要性和方法;一、企业会计准则与税收制度差异存在的客观性;(二)会计核算的基础与税法不同;(三)会计核算的计量属性与税法不同;(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税收立法原则不同;(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税收立法原则不同;(四)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与税收立法原则不同; 【案例】A公司向B公司购买煤炭,应当支付货款1170万元,并取得了增值税专用发票。B公司示意A公司将该笔款项支付给C公司,以冲抵B公司欠C公司的货款,A公司以银行汇票形式支付给了C公司。 借:物资采购—B公司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C公司 问:有何税收风险? ;二、企业财税重大差异协同管理的内涵和目标 ; 4.税务管理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合法合理纳税的过程。 (1)强调了企业领导者尤其是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在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中的重要作用。 (2) 明确了税务管控是全体员工的共同责任。 全员、全方位、全过程 (3)税务管控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的控制,也是对实现企业发展目标过程的控制。同时,税务管控又是一个不断优化完善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 ; 5.会计与税务的协同管理坚持“做账是有风险的”理念,不同人做的账不同,缴税的金额或时间不同。 会计与税务协同管理应尽可能减少税收制度与会计准则差异的影响,由于税法的刚性要求,会计政策的选择应尽可能趋同于税法。 (二)协同管理目标 会计与税务的协同管理就是要实现“不多缴税”、“不早缴税”和“合法合理纳税”。;三、企业财税重大差异协同管理的基本方法;【结论】协同处理的三个基本原则: (1)进行会计核算:会计准则优先; (2)完成纳税义务:税收法规优先。 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企业财务、会计处理办法与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不一致的,应当依照税收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计算。(企业所得税法第21条) (3)在会计准则可供选择或没有具体规定的情况下,尽量向税法靠拢,同时减少纳税调整事项。---不可避免?; (二)纳税调整 1.依据国家税务总局2011年64号公告,企业所得税按月或季预缴时,仅作四项调整; 2.企业在报送年度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时,需要针对会计与税法的差异项目进行纳税调整,调整过程通过纳税申报表的附表三《纳税调整项目明细表》明细项目反映。风险? 【案例】甲企业2011年存在一笔超过三年以上未支付的应付账款120万元,因无法提供有效证明或不能作出合理解释的,税务机关要求并入应纳税所得额征税30万元。 2012年实际支付应付账款120万元,但汇算清缴时未进行纳税调减,造成多交所得税。 思考:如何避免上述风险?;【解析】递延所得税资产确认和计量;第二章 企业筹资业务财税重大差异的协同管理;一、企业接受投入资产涉税管理;(二)税务处理 1.进项税额管理 (1)抵扣条件 接受股东投入的存货或固定资产(不含房屋建筑物),如果同时符合以下三个条件,企业是可以申报抵扣增值税进项税额的: ①企业已经被认定为一般纳税人。 ②股东投入的固定资产属于可以抵扣的范围。 ③股东向企业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 参考依据如下: ◆广西国税局在桂国税函【2008】680号规定:对企业在取得一般纳税人资格前购进库存的货物、认定一般纳税人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