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考复习水溶液中的离子平衡1.ppt

发布:2018-02-28约2.87万字共1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三章 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 第一节 弱电解质的电离 第二节 水的电离和溶液的酸碱性 第三节 盐类的水解 第四节 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 弱电解质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三、电离度和电离常数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3.电解质的导电 4.电离方程式 (1)强电解质: (2)弱电解质: “=” H2SO4 、NaOH、CaCO3 ①一元弱酸、弱碱: ②多元弱酸分步电离,以第一步为主: ③多元弱碱分步电离,但用一步表示: ④两性氢氧化物双向电离: ⑤酸式盐电离 NaHSO4 NaHCO3 CH3COOH NH3·H2O H2CO3 Fe(OH)3 Al(OH)3 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5.弱电解质的判断 (1)存在电离平衡的是弱电解质。 (2)溶液中电解质分子、离子共存的是弱电解质。 (3)根据对应盐的酸碱性来判断。 如:NaB的水溶液显碱性,则HB为弱酸;显中性,则HB为强酸。 (4)根据同温、同浓度时的导电性判断。导电性弱的为弱电解质。 (5)根据pH与其浓度的关系判断。 如:0.01mol/L的HA酸,pH=2为强酸,大于2为弱酸。 (6)根据溶液稀释后的pH与稀释倍数的关系判断。 1.电离平衡: 一定条件下,当弱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离子化)的速率和离子结合成分子(分子化)的速率相等时,达到电离平衡状态 能进行到底的反应 v(离子化) v(分子化) v(离子化)= v(分子化) t1 时间(t) 0 电离平衡状态 2.特征: 弱、等、动、定、变 二.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 3.影响电离平衡的因素 移动 n(OH-) c(OH-) 导电性 升温 水 通NH3 加盐酸 加NaOH 加NH4Cl 右 右 右 右 左 左 减弱 增大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增大 增大 增大 减小 减小 减小 增强 增强 增强 增强 增强 1.电离度 (2)影响因素: 温度和浓度 温度升高,电离度增大; 浓度越大,电离度越小,浓度越小,电离度越大 (3)意义: 反映弱电解质的电离程度,可比较同温度、同浓度时弱酸或弱碱的相对强弱 三.电离度和电离平衡常数 2.电离平衡常数 (1)定义: 在一定条件下,弱电解质的电离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电离所生成的离子浓度的乘积,与溶液中未电离的分子浓度的比值是一个常数,叫电离平衡常数。 (2)表达式: (3)对于多元弱酸,其电离是分步进行的,每步各有电离常数,且K1》K2》K3 。 (4)影响因素: 电离平衡常数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与浓度无关。 (5)意义: 反映相同温度下,弱电解质的相对强弱。 问题探讨 1.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时,电离程度_____,离子浓度______ ? (填变大、变小、不变或不能确定) 变大 不能确定 画出用水稀释冰醋酸时离子浓度随加水量的变化曲线。 问题探讨 2.金属导电与电解质溶液导电有何不同?升温对二者的导电性有何影响? *自由电子的定向移动;自由移动的离子定向移动 *升温,金属导电性减弱;电解质溶液导电性增强 1. 有0.1 mol/L的盐酸、醋酸、硫酸各50ml,试比较: (1)三种酸中氢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2)三种酸与足量的锌反应,开始时产生H2的速率是 。 (3)三种酸与足量的锌反应产生H2的体积是 。 (4)三种酸分别与0.1 mol/L的NaOH溶液中和反应,消耗 NaOH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5)三种酸的pH值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 硫酸盐酸醋酸 硫酸盐酸醋酸 硫酸盐酸= 醋酸 硫酸盐酸= 醋酸 醋酸盐酸硫酸 四、强弱电解质的比较 盐酸 醋酸 硫酸 c(H+) c(酸) 中和碱能力 与足量Zn反应产生H2的量 与Zn开始速率 加等量水稀释后的pH 2.请比较pH相同、体积相同盐酸、醋酸、硫酸: 盐酸 = 醋酸 = 硫酸 盐酸 = 硫酸 醋酸 盐酸 = 醋酸 = 硫酸 醋酸 盐酸 硫酸 醋酸 盐酸 = 硫酸 醋酸 盐酸 = 硫酸 方法二:测0.1mol/L NaAc溶液的pH 方法一:测0.1mol/L醋酸溶液的pH 方法四:将pH均为2的盐酸、醋酸稀释相同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