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现中国梦和校园文化建设.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谈实现中国梦和校园文化建设
[摘要]把“中国梦”的理念渗透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其实就是将“中国梦”的主题思想渗透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去。学校利用课堂以及学生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载体,将“中国梦”理念融入到大学文化中去,引领广大师生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实实在在的转化为努力学习不断奋进的实际行动中去。
[关键词]中国梦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6-0218-02
一、实现“中国梦”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意义
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同志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什么是“中国梦”呢?从宏观上来讲,“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这个梦寄托了几代中国人的美好夙愿,体现了我们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将“中国梦”的思想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文化积淀,同时增强校园师生团结友爱。
(一)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所谓“中国梦”观点,提倡和倡导的是和谐世界观和价值观。现如今许多金钱至上、享乐主义等不良观念在大学校园中流传,对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大学生赞同不劳而获的价值理念,导致现如今出现了许多大学生被富商包养的情况发生;还有的学生没有人生规划与目标,终日混迹于网吧沉迷于游戏荒废了学业等,这些学生迫切的需要学生思政工作者对其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在现如今主流思想的引领下,将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塑造与“中国梦”的主题思想结合起来,更加形象、完善的梳理青年大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二)增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积淀
校园文化是一个高校教书育人、培养新一代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中国梦”的理念引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学生可以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直观的感受到“中国梦”这一理念的主题思想,从而使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在校园文化活动中,将“中国梦”这一思想的内涵引入到具体活动中去,例如校园文化艺术节、党团活动中,打造新一时期的活动特色主题,形成现时期独特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这一主题思想的内涵。
(三)弘扬中国精神,增强校园师生团结友爱
在现如今的高校中,师德教育的培训以及学生尊师重道的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一方面,许多大学老师在讲课中只注重课本上知识的讲解,很少对学生进行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引导,讲完书上课程就离开课堂,课下鲜与学生交流与沟通;另一方面,一大部分学生不懂得如何尊重知识、尊重老师,考试作弊、随意进出老师办公室甚至对老师出言不逊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尊师重道精神没有很好的得到发扬与传承。将“中国梦”的理念引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创造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增强校园师生的团结友爱,从而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满足教学、活动的需要,培养完善品格的大学生。
二、用“中国梦”思想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与方法
(一)课堂中结合教学宣扬“中国梦”主题思想
第一,在教学的内容上,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在相关理论课程中重点讲解有关“中国梦”理论内涵和时代意义。将有关“中国梦”的思想引进教材中去。第二,在课堂中引领学生加入课堂的讨论中去,实实在在的发表自己对于“中国梦”这一思想内涵的理解与认识。第三,可以改变课程的开合模式,将平时课堂的表现以及研讨内容加入到课程中去,真正将“中国梦”的理念深入到每个学生的心中,真正为实现自己的理想和祖国的明天而努力奋斗。将“中国梦”的思想结合平时课堂教学,就要求专业教师不断增加自己代课的时效性和感染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授课能力。大学生思政工作者在授课过程中需要不断增加自己的教学感染力,老师应该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改变自己的授课思路和方法,采用该专业学生感兴趣的知识点来引入对“中国梦”理念的宣传和教育。
(二)以“中国梦”为主题开展学生活动
作为高等教育学府,高校应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融入“中国梦”这一主题思想的内涵,不仅要时刻提升校园的硬件设施建设,更要在精神教育、校园活动等方面做一全面提升。用积极、健康、创新的思想进行多方面的校园文化建设。
第一,在校园设施建设中,创造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浓郁、个性气质鲜明的校园文化熏陶,使大学生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接受“中国梦”理念的熏陶和鼓舞。在平时学习生活中,高校思政工作者要时刻关心和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时间与学校的各个部门进行协调和沟通,确保学生能够在一个温暖和舒心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第二,通过各种主题校园文化活动来彰显“中国梦”的主题思想。例如,可以结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