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语文与校园文化建设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谈谈高职语文与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院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良的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构建书香化和谐校园,对高职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心理素质的培养和塑造,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是高职院校教书育人必不可少的措施。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构建与高职语文课程紧密相关,高职语文能够陶冶学生情操,提升学生人文素质,促进文明校园的深化和发展。我们的高职语文教学,只有突破高职语文课程简单化、高职校园文化的社会化等因素,才能真正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促进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
一、高职语文课程对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校园文化是学校在发展中逐步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它是以学校教师与学生为主体的生态文化环境,是渗透于教师与学生间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追求,它体现出学校特有的教育成就与办学理念。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教学育人为主要导向,以精神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种群体文化。一般来说,学校的办学历史、专业类型、教师和学生的文化层次以及学校的管理制度等都会对它形成影响。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高职高专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办学规模迅速扩大。高职高专作为一种新型的专科教育模式,更侧重于培养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社会输出直接服务于市场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很多高职院校,尤其是一些理工类的高职院校,更加看重学生专业知识的提高,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我们的学生很快就要走向社会,他们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还需具备适应社会的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及职业转换的能力。高职院校在注重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也至关重要。
高职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不仅仅是对教材的传授与解读,更是一种文化教育。高职语文教学既要进行文化的传承,也要注重人格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要以精彩的文学作品和悠久的文化传统感染学生、影响学生。目前的高职语文教材,在内容的选择上尽量将教书和育人结合起来。选文涵盖历史、思想、艺术和文明,力求起到文化传承和人格培养的双重作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物质文化还是精神文化,无论是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在高职语文教学中都有所涉及。学生通过阅读和学习古今中外的人文经典,会受到讲气节、明廉耻、重道德、懂事理的教育。高职语文教学强调人文性和审美性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祖国文化的熏陶,领悟民族精神的内涵,自觉接受民族文化的影响和约束,提升自身的文化素质和行为修养。可见,高职语文教学对校园文化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改进传统教学模式,提升学生人文修养
目前,高职学生的整体素质普遍较差,自我过滤能力较弱,他们的思维观念、心理素质、价值取向都不同程度地受社会思潮冲击,校园文化呈现出明显的社会化倾向。大部分学生口语表达能力有限,书面表达不尽人意。有一些学生语言粗俗,没有基本的礼貌常识,整天浑浑噩噩,热衷于手机聊天、短信互传、网络游戏等,严重影响了自身的精神风貌,也给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很大的冲击。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学科的优势,积极参与到校园文化建设中。
1、语文课堂教学的潜移默化
优质的语文教学是营造优良的校园文化的先决条件,高职语文教师要结合学生的专业特点,不断创新语文教学模式,拓宽语文教学空间,提高语文教学的针对性、实用性。在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和自身修养。通过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积极健康的精神追求,不断影响和熏陶学生的内在精神世界,努力将语文教学延伸到文化教育的层面,让学生能自觉地感知美、热爱美、鉴赏美,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文化的影响。
高职语文教材,大致分为阅读欣赏、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三大模块。阅读欣赏部分,大部分选文都从不同侧面展示了古今中外的百态人生:或悲壮、或淡泊、或旷达、或进取,更加注重文化传承和人格培养。很多篇目的选择,既蕴含着中华优良文化传统,又是古今中外优秀智慧的结晶。比如先秦诸子经典、司马迁的《史记》、唐宋古文等,不仅语言精炼、寓意深刻,而且都有极强的教育意义,做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结合。再如李白、杜甫、陆游、文天祥等人的诗词,优美的意境背后基本上都有一段动人的故事,蕴含着深刻的中国传统道德文化精髓。高职语文课通过经典名篇赏析或名人生活故事,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个性气质和职业操守,促进学生性格的成熟与品质的完善。在学习品味这些作品时,不仅能够使学生获得审美情趣和享受,还能够在美的境界中得到心灵的净化、精神的升华。
口语交际部分,根据新生口语表达能力普遍较差的现状,集中训练学生开口说话的能力。此外,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与专业要求,进行系统的口语训练,通过介绍、交谈、朗诵、班级辩论赛等活动,训练口语表达能力,锻炼胆识,学会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