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路横断面设计题稿.ppt

发布:2017-04-17约4.82千字共7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三、城市道路设计;综 述;城市道路设计的内容 路线设计 交叉口设计 道路附属设施设计 路面设计 交通管理设施设计;城市道路的设计步骤 资料准备 测设定线 综合进行路基路面设计和道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以及附属设施的设计。 完成设计文件;资料准备;先在现状地形图上(或较小比例地形图上)按照规划给定点控制坐标及红线、横断面等,初步确定道路的走向及平面布置; 现场测设道路中心线,并按照道路中心线测量原地面的纵断面和横断面。;完成设计文件;城市道路线形设计;道路的横断面设计 道路的平面设计 道路的纵断面设计 ; 在一般情况下,城市道路的平面定线要受到道路网的布局、红线的宽度和沿街建筑物等因素的约束,定线的自由度要比公路小的多。 城市道路所处的地形一般较平坦,纵坡问题也容易解决。; 但是由于城市道路的交通性质和组成部分要比公路复杂得多,这些都需要在横断面的布置设计中综合解决。因此,在城市道路的线形设计中,横断面设计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所以都是先做横断面设计,然后再做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 ;基本问题;什么是道路的横断面? 在直线段、、、在平曲线、、、 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根据道路的等级、性质和红线宽度以及有关交通资料,确定横断面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并给予合理的布置。 横断面的组成部分? 车行道、人行道、绿带和分车带等部分。 横断面设计的主要依据? 道路的规划红线宽度、道路功能、交通组织方式和交通资料的分析。;城市道路红线;红线设计的内容; 确定交叉口的型式 根据当地具体情况和近、远期结合的要求,确定交叉口的类型、用地范围、具体位置和尺寸、路缘石半径以及安全视距等,并以红线方式绘在平面图上。 确定控制点的坐标和标高 控制点可以直接用测量仪器在实地测量,然后绘在图上,使各控制点在实地和图纸上有准确的相关位置和高程;也可依据可靠的地形图计算其坐标和标高。;确定道路红线的位置;旧区道路: 规划红线除个别路段确需截弯取直外,尽量同现状道路平行,避免与沿街建筑??地下管线形成斜交。 近期一次拓宽至规划宽度者,以一侧拓宽为宜。 属于长期控制,逐步形成的道路,可以照现状中线不动,两侧建筑物按照规划红线逐步改造、平均后退。 两侧都有永久性建筑,根据建筑结构考虑打通建筑底层,作骑楼式人行道处理。此时红线加宽也以现状中线不动为宜。;机动车道设计; 定义 车行道 机动车道 非机动车道 设计任务 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道如何交通组织? 需要几条机动车道? 每条机动车道应多宽? ;原理 设计年限交通量的估算 DHV的确定 路段上机动车道通行能力的计算 机动车一条车道宽度的确定 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 设计年限交通量的估算; DHV的确定;路段机动车道通行能力; 车头间隔 车头时距t(秒)、车头间距L(米) 按车头间距L 计算通行能力 按车头时距t计算通行能力 N=3600/t(辆/小时) N与V的关系; 按车头间距L 计算通行能力: N=1000V/L(辆/小时) 安全车头间距L=车身长度+停车视距 (图3-4) 停车视距=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安全距离 制动距离:忽略前车的制动距离 考虑前车的制动距离;;一条机动车道宽度;车辆类型;大、中城市道路网规划指标;道路 类别;三部分的宽度计算: 3/4 C=0.4+0.02V V= (0.6-0.7) V 设计 3/4 d=0.7+0.02V V= V 设计或 V 限制 3/4 x=0.7+0.02 (V1 + V2 ) V=(0.6-0.7)V 设计 或V= V 设计 根据车道所在的位置和边界条件,有以下四种情况: b1=x/2+a+c b2=d/2+a+c b3=x/2+a+d/2 b4=a+d b5=;机动车车行道宽度的确定; 初定车道数 N=设计小时交通量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 设计交通组织方案 作横断面布置比较方案 验算总的通行能力 确定各条车道的宽度 确定机动车车行道的宽度;非机动车道设计;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 4.1一般规定 4.1.1计算自行车交通出行时耗时,自行车行程速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