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道路勘探设计_第9讲_横断面设计4-2.分析.ppt

发布:2017-05-08约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五节 平曲线超高设计 (二)超高横坡度的计算 1.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 2. 绕路面中线旋转: 3. 《规范》推荐公式: 一般情况下,在确定缓和曲线长度时,已经考虑了超高过渡段所需要的最短长度,故一般取超高过渡段LC与缓和曲线长度LS相等,即 LC =LS 若计算出LC >LS,此时应修改平面线形,使LS≥ LC,当平面线形无法修改时,可将超高过渡起点前移,超高过渡在直线段开始,,使横断面在ZH渐变为向内倾斜的单向路拱横坡。 若LS大于计算出的LC,只要超高渐变率P≥1/330,仍取LC=LS。 四级公路不设缓和曲线,但若圆曲线上设有超高,应设置超高过渡段,在直线和圆曲线上各分配一半。 * * 一、超高及其作用 定义:超高是指路面做成向内侧倾斜的单向横坡的断面形式。 当汽车在弯道上行驶时,将受横向力的作用,其值大小可用横向力系数μ表示; 减小横向力的方法: 增大曲线半径:有时是困难的 降低车速:设计中不推荐 增大向内侧倾斜的横坡——设置超高横坡: (成本低、效果好) 设置超高后 : 1.最大超高和最小超高 超高横坡度ih应按计算行车速度、半径大小、结合路面种类、自然条件和车辆组成等情况确定。 最小超高:等于路面拱度。 2.超高横坡度计算公式: 绕路面内边缘旋转:一般用于新建工程。 绕路中线旋转:一般用于改建工程 绕路面外边缘旋转:可在特殊设计时采用。 (三)超高过渡方式 1 . 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2.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 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较窄 (≤4.5m)的公路可采用;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各种宽度中间带的均可采用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车道数大于4条的公路可采用 (四)超高缓和段长度 p—超高渐变率 附加纵坡 : Lc ih (四)超高缓和段长度 附加纵坡 : 式中:Lc——超高缓和段长 (m); β——旋转轴至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的宽度(m); β=B: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β=B/2:绕路中线旋转 Δi——超高坡度与路拱坡度的代数差(%); Δi = ih: 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 Δi = ih+i1: 绕路中线旋转 p——超高渐变率,即旋转轴线与行车道(设路缘带时为路缘带)外侧边缘线之间的相对坡度。 根据规范推荐公式计算的超高过渡段长度,应凑成5m的整倍数,并不小于10m的长度。确定超高过渡段长度时应考虑以下几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