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 道路横断面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 绪论
1.1题目背景及目的
。。。
1.2国内外研究状况
。。。
1.3研究的方法
。。。
1.4研究内容
结合参考资料,设计步骤:道路的几何设计—路基设计—路面与材料设计—排水系统设计—沿线设施的规划设计。
2 道路横断面设计
2.1设计原则
(1)(2)(3)2.2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设计
城市道路的横断面通常由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人行道、分隔带及绿化带组成,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8]和设计要求确定以上各组成部分的宽度,并给予合理的布置:
(1)2.1 各汽车代表车型和车辆的折算系数
汽车代表 车辆折减系数 说明 小客车 1.0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 t的货车 中型车 1.5 19座的客车和载质量2t~≤7t的货车 大型车 2.0 载质量7t~≤14t的货车 拖挂车 3.0 载质量14td 货车 (2)2.2 各车型的预测使用年平均日交通量
车型 解放CA-10B 黄河JN-150 东风ZQ-140 交通SH-141 斯柯达706R 依士兹TD-50 解放CA-15 小轿车 日野KB211 500 580 850 850 860 150 600 1600 810 (3)2.3 各车型的车辆折算系数
车型 解放CA-10B 黄河JN-150 东风ZQ-140 交通SH-141 斯柯达706R 依士兹TD-50 解放CA-15 小轿车 日野KB211 1.5 2.0 1.5 1.5 2.0 2.0 1.5 1.0 2.0 由(1)~(3)提供的数据,求得初始年交通量N0 :
=10600辆/日
20 年,则远景设计年限的日交通量:
辆/日(4)
2.1
式中:——单向车道数;
AADT——远景年限(或规划年限)的设计年平均日交通量(pcu/d);
——单车道设计通行能力(pcu/h/ln);
D——交通方向系数,根据我国实际交通调查情况,交通方向分布系数D 一般取0.5~0.6,具体应用时,可根据当地的交通量观测资料确定;
K——设计小时交通量系数。
又结合设计情况查(计算)得 AADT=,K=10%,D=0.6
取 N=3,该道路采用双向6车道。
(5)
式中:——机动车车行道总宽,m;
n——单向车道数;
b——条车道的宽度,m;
——机动车道路缘带宽度,m。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1]并考虑远期交通量的影响,取单向机动行车
度为 2×3.75+3.5+2×0.5=12m。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并考虑远期交通量的影响,取单向机动行车道宽度为12m,非机动车道宽度为4.5m,人行道宽度为5m。中央分隔带采用3m,机非分隔带采用2m。
(6)
单向人行道宽度为5.5m。中央分隔带采用8m,边缘绿化带采用3.5m。
路拱设计,查《城市道路设计规范》[1],路拱形式采用二次抛物线,计算式为:
式中:x——距路中心线的横向距离,m;
y——相应于x 各点的竖向距离,m;
B——路面总宽度;
h——路拱中心高出路面边缘的高度h=i×B/2;
i——路面平均坡度,%
路拱设计坡度取:机动车道i=2%,人行横道坡度采用单面坡,横坡度i=1.5%.
2.3路缘石设计
根据《城市道路设计规范》[8]:路缘石宜高出路面边缘10~20cm25~40cm30MPa。
3 道路平面和纵断面设计
3.1平面设计
本设计道路位于广州市萝岗区,为西北往东南走向的主干道。道路所经路段地质情况良好,为粘性土,无软土地基。路基填土采用性能较好的砂性土或粘性土。原地形图见图D.道路全长为2191.445米。因为为主干道,下穿高速公路为平面线性主要的控制点,也考虑到起点和终点的距离尽量短,结合地形、地貌和居民出行情况等,并依照平面设计原则、圆曲线半径选用原则、缓和曲线设置原则等综合考虑进行平面设计,共设2个交点,最小平曲线半径为1100米。结合实际需要和远期发展的需要,共设置2个十字型交叉口,3个T型交叉口。道路路宽为50米,其中机动车道为24米,人行道7米,边缘绿化带3.5米。其道路红线表、平曲线要素表及道路逐桩坐标一览表分别见表3.1、表3.2。
表3.1 道路红线一览表
道路
类型 道路红
线宽度
(m)
(m) (m)
化分隔
带宽度
(m)
(m) 60 50 24 8 3.5
表 3.2平曲线要素表
交
点 号 交点坐标 交点桩号 转角值 曲线要素值 半径
R 切线
长度 T 曲线
长度 L 外距E 校正值
J 1 2 3 4 5 6 7 8 9 - QD 30016.262 54936.828 K5+203.574 - - - - - - JD1 28886.737 55737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