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西南交大土木学院研究生开题汇报.doc

发布:2017-03-24约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西 南 交 通 大 学 硕 士 研 究 生 选 题 报 告 姓 名 刘童超 学 号 导师姓名 李固华 职 称 教授 专 业 结构工程 研究方向 建筑材料 题 目 石粉细度对混凝土碱活性及强度影响 2013年 10 月 24 日 开题报告的内容应包括 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现状分析。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方案及其可行性 研究。 课题的创新性。 (5)计划进度、预期进展和预期成果。 注:(1)开题报告由各院(系、所、中心)组织实施,专家组成员由副高以上人员组成,邀请导师和督导组相关专家参加,导师担任组长。 (2)专家组的作用是帮助导师和研究生执行选题论证,论证意见以“通过”、 “不通过”结论。通过者按计划开展论文工作,不通过者,在半年内需 重新开题。 一、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 1、研究意义 随着河沙的越来越少,混凝土的骨料现大多使用机制砂,而在破碎骨料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粒径小于150um的石粉,现在去掉石粉的方法是用大量的水冲洗,其产生无疑对环境产生危害并浪费了大量原材料和水资源。 碱骨料反应是骨料与水泥中的自由碱反应生成胶凝体,其吸水膨胀引起混凝土开裂的过程。如今抑制碱活性的方法,大多采用掺入掺合料的方法。而根据彭显晓“最不利粒径”理论及其实验结果,石粉可以抑制碱骨料反应。 因此,如果能利用骨料石粉来抑制骨料碱活性的话,该“废物利用”的过程必定在工程上具有重大意义。 可是,抑制碱骨料反应的效果跟石粉细度是否有关系?是否越细抑制效果越好?是否能利用在工程上利用还跟混凝土强度有重大关系,那么部分石粉代替水泥之后,是否能使强度维持不变甚至有所提高?其和易性是否会得到改善?这些问题前人尚未研究。 而这正是课题研究意义所在。 2、国内研究的现状 目前,利用石粉来抑制混凝土碱骨料反应的研究寥寥无几,其中有清华大学冯乃谦发表论文《关于利用天然沸石粉抑制水泥混凝土中碱骨料反应的研究》,西南交大彭显晓《板岩石粉对建集料反应的抑制》等文,其中一致得出结论,石粉可以对混凝土碱活性进行适当抑制,并且随着石粉含量的增大其抑制效果变好。但均未涉及石粉细度对碱活性抑制效果的影响。 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强度的影响的研究比较多,如蔡基伟《石粉对中低强度机制砂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周明凯《高石粉含量机制砂配置混凝土的性能研究》等。并得出结论:对于中低强度混凝土,增加石粉含量可以增加其中细颗粒的含量,并提高混凝土密实度,提高混凝土强度,而且水灰比越大的混凝土,石粉对混凝土强度提高的贡献越大。不过同样,其研究均把粒径小于150um或75um的粉末当做石粉,并未涉及其细度对强度的影响。 同样,对于和易性,对于相同用水量和同样外加剂比例条件下,坍落度随水泥用量的减少而减少,高石粉含量(20%石粉含量)的和易性优于没有石粉的混凝土。因为石粉增加了固体表面积对水的比例,保水性增强,泌水情况得到改善,同时石粉还起到了滚珠的作用,减少了砂与砂的摩擦而改善其流动性。同时,由于其密实度增加,也增加了混凝土的抗渗性,其综合耐久性也得到提高。 在混凝土中添加石粉,这一课题尚在理论研究阶段,并未投入工程实践,不过一旦其投入工程应用,其经济效益将是非常巨大的。 3、国外研究的现状 国外对以石粉为混凝土掺合料的相对较多,M.Hunger《Natural Stone Waste Powders Applied to SCC Mix Design》,SELC?UK TU¨ RKEL《The effect of limestone powder, fly ash and silica fume on the properties of self-compacting repair mortars》等。 国外的研究甚至将石粉掺量加到了30%,并认为石粉和粉煤灰等掺合料一起作用效果会更好。 在大理石粉为掺合料的实验中,石粉混凝土强度有所下降,但在混凝土中,石粉混凝土强度会上升5%-10%。 一部分的学者认为:石粉这种微细级配有相对较大的比表面积,石粉会增加拌合物的用水量,使混凝土比较干稠,和易性也就变差;另一部分学者认为:石粉对机制砂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存在一个最佳石粉含量,在最佳石粉含量以内时,石粉含量越大工作性能就越好,超过了最佳石粉含量,石粉越多工作性反而会下降。 孟加拉国学者H.M.A.Mahzuz提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