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学科计划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
学科教学计划
学科: 音乐
班级: 四年级
审
批 教研组长 教导主任 教师: 范满
学校: 刘茂完小
一、教材分析
①教材的编排体系:
教材按人文主题单元的体例编写,编排难易适度,思想性强,题材广,儿童易接受,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又能丰富学生的知识。教材有计划地编排了一系列中外民歌、风格不同歌曲对比欣赏,通过听、辨、唱等多项内容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理解音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
②全套教材的特点:
全套教材强调音乐学科的人文属性,有鲜明时代感和民族性。本套教材共18册,每学期一册,每册分简谱、五线谱两种谱式及彩色黑白两种印刷共四个版本,供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选用。
③本册教材的内容结构及特点:
本册教材分为八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以及学习和了解音乐文化的广阔天地等内容,这些内容均有机的联系。每个单元由于容量不同,内容可自由组合,课型丰富多彩。本学期教学内容包括唱歌、欣赏、歌表演、集体舞、活动等,贴近儿童生活,为他们熟悉和理解。
④教材的重点、难点:
重点:
1、对学唱的歌曲的歌词和曲谱有较深入的理解,演唱时声情并茂,二声部合唱声音和谐动人。
2、了解京剧的发展以及相关剧目和优秀演员。
3、用口风琴和竖笛及打击乐器演奏部分曲目。
4、选择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音乐剧”中规定的情景。
难点:
1、引导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歌曲时,要适度而不夸张。
2、引导学生发挥音乐想象时,注意鼓励学生个人独立的感受和理解。
3、通过学生自身体验,培养学生舞蹈的创编能力。
⑤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林中的鸟声”,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用深情、和谐的歌声表达与小鸟“一起生活多愉快”的欢乐心情。第二单元“绿水江南”,感受江南音乐优美、婉转的特点,了解江南美丽的景色和特定的水乡文化。
第三单元“五十六朵花”,学习民族音乐,感受、体验壮族、侗族、布依族民歌及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
第四单元“学戏曲”,了解传统戏剧文化,感受京剧艺术的博大精深。
第五单元“环球采风”,了解印度尼西亚、埃及、日本、阿根廷等国家的音乐特点和地理风貌,认识电子合成器和马林巴,熟悉它们的音色。
第六单元“中国功夫”,演唱、演奏、听赏表现中国武术的音乐作品,激发对“中华有神功”的自豪感,用激越的歌声表现中华武术的雄风。
第七单元“小小音乐剧”了解中国寓言故事。
第八单元“花的旋律”,感受艳丽多姿、妩媚动人的花的风采,感受日本风格的乐曲,学习三拍子指挥。
⑥学习本册教材的基础:
大部分学生对音乐课有着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生活范围和认知领域进一步发展,体验、感受与探索创造的活动能力增强,对音乐学习的渴求与期望也进一步增强。
⑦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通过音乐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高尚、什么是低级等。在幼小的心灵中,逐步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高尚道德情操的人生观,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二、教学目标
(一)、 知识与技能:
1、音乐基础知识:
(1)、认识变音记号:升记号、还原记号,知道其作用。
(2)、学习一个升号的调,熟悉G自然大调各音在高音谱表及键盘上的位置(不讲调式、音阶的概念)。
(3)、理解3/8、6/8拍号的含义。懂得六拍子的强弱规律,学习其指挥图式。
(4)、学习三连音,切分音;认识速度标记;认识保持音记号。
2、音乐基本技能:
(1)、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唱保持音时,声音要饱满,二声部合唱,音量均衡,音色协调。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充分展开想象,保护和鼓励学生在音乐体验中的独到见解。
2、从音乐基本要素入手,通过模仿,积累感性经验,为音乐表现和创造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好奇心和探究愿望,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究过程。
4、利用集体表演形式和实践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3、通过对音乐作品情绪、格调、思想倾向、人文内涵的感受和理解,培养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使学生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4、通过音乐作品中对祖国山河、人民、历史、文化的赞美和歌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5、通过学习不同国家、民族、时代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