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专项规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湖南省加快普及学前教育专项规划
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湖南省建设教育强省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进一步推进我省学前教育改革与发展,全面提高学前教育质量,制订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
“十一五”期间,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学前教育工作。2005年,省政府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加快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确立了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制定了发展的政策措施;2007年,省委、省政府颁布《关于建设教育强省的决定》,提出要通过十年左右努力,使全省教育发展的主要指标位居全国前列,将学前教育纳入教育发展的整体指标体系统筹规划,将学前三年毛入园率等指标纳入“两项”督导评估和教育强市(州)、强县(市、区)的督导评估。五年来,我省学前教育事业保持持续发展。一是园所数量快速增加。2005年,全省共有幼儿园4359所,2010年达到7829所,增长了79.61%。二是学前教育普及率大幅度提高。2005年,全省在园幼儿82.17万人,2010年增加到141.91万人,增长幅度为72.7%;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也由36.93%增长到52.7%,学前一年教育已经普及。三是初步形成了适应学前教育需求的发展格局。民办园充分发展,公办园的骨干作用有效发挥,城市小区配套幼儿园建设得到重视,农村乡镇中心幼儿园长足发展。
但从总体上看,我省学前教育仍是各级各类教育中的薄弱环节,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学前教育需求。主要表现在:一是事业发展水平滞后。长期以来,我省学前三年毛入园率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二是公共学前教育资源严重短缺,财政性学前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部分地区尤其是城镇地区“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十分突出。2010年,全省公办幼儿园只有848所,仅占幼儿园总数的10.8%。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幼儿园发展十分艰难,村级幼儿园尚处于起步阶段,农村学前教育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四是教师整体素质偏低,数量严重不足,管理和保障制度亟待完善。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为目标,将学前教育作为民生工程和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突破口,强化政府责任,扩大学前教育资源,构建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
三、发展原则
坚持公益性和普惠性导向原则,努力构建覆盖城乡、布局合理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保障适龄儿童接受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
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发展原则,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推动学前教育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多形式办园原则,努力为幼儿和家长提供方便就近、灵活多样、多种层次的学前教育服务;
坚持科学保教、规范提质原则,深入开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提高保教质量和水平,促进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四、发展目标
到2013年,学前两年毛入园率达到78%,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62%,重视0-3岁幼儿早期教育,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达到40%以上;到2015年,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65%,重视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的50%以上;至2020年,普及学前两年教育,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80%,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有较大发展,公办幼儿园和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占幼儿园总数70%以上。
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目标:
区域 指标 2013年 2015年 2020年 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 100% 100% 100% 学前两年毛入园率 91% 93% 95%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72% 75% 90% 经济发展中等水平地区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 95% 98% 100% 学前两年毛入园率 78% 80% 85%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62% 65% 80% 经济欠发达和民族地区 学前一年毛入园率 90% 95% 98% 学前两年毛入园率 66% 70% 75%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 52% 55% 70% 五、保障措施
(一)统筹规划,大力发展学前教育资源
1、科学规划幼儿园建设。学前教育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人口变化情况和确保幼儿就近入园的原则,科学测算学龄前儿童数量及分布,合理确定幼儿园建设数量和区域布局,保障幼儿园建设用地。城镇依托小区,每5000—10000人建设一所规模适宜的幼儿园(6—12个班),方便幼儿就近入园。农村以乡镇为区域,建设合格标准的中心幼儿园;以村为区域建设简易标准幼儿园;居住分散的村或村民小组,应设立幼儿教育点、流动幼儿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