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电磁学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导体和电介质中的静电场
一、目的要求
(1)深刻理解导体静电平衡的条件和特点。
(2)了解导体的电容和电容器。
(3)掌握求电容的各种方法。
(4)掌握介质极化机制,熟悉极化强度、极化率、介电常数等概念。
(5)会求解极化强度和介质中的电场。
(6)理解电场能量、能量密度概念,会求电场的能量。
二、教学内容
第一节 静电场中的导体(2学时)
第二节 导体的电容 电容器(2学时)
第三节 静电场中的电介质(2学时)
第四节 静电场的能量(2学时)
三、教材分析
本章主要研究导体和电介质在静电场中的静特性,其基本思路是:导体的电结构→静电平衡条件→静电场中导体的特性→静电场中导体特性的应用→电容、静电屏蔽、尖端放电。电介质的电结构→静电场中电解质的极化→电解质的极化规律→有介质的高斯定理。
四、重点难点
本章的重点是导体静电平衡的特性,难点是电解质的极化规律。。
第一节 静电场中的导体
一、教学内容
(1)电场力的功
(2)环路定理
(3)电势 电势能
二、教学方式
讲授
三、讲课提纲
1.导体的静电平衡的条件
物质按导电性能可分为导体、绝缘体(也叫电介质)和半导体三类。金属导体只所以能很好地导电,是由它本身的结构所决定的。金属导体原子是由可以在金属内自由运动的最外层价电子(称为自由电子)和按一定分布规则排列着的晶体点阵正离子组成,在导体不带电或无外电场作用时,整个导体呈电中性。但将导体放在静电场中时,导体中的自由电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将逆着电场方向移动,从而使导体上的电荷重新分布,一些区域出现负电荷而另一些地方出现等量正电荷,发生静电感应现象。
导体在外电场E 中发生静电感应产生的感应电荷也要激发电场,这个场强E’与外电场的场强E 方向相反,因此总场强E = E +E’将减小,如图所示。但只要 E >E’ 即E 0自由电子就将继续定向移动, E不断增大,直至达到导体内总场强E=0,自由电子定向移动停止,如图所示。我们把这种电荷没有宏观运动的状态叫静电平衡状态。由此可见,导体静电平衡条件就是导体内任意一点的场强都为零,因为只要那一点的Ei≠0,则导体内部的自由电子就会产生定向移动,就没有达到平衡。
2.静电平衡导体的性质
(1)导体内任意一点的场强都为零。
(2)导体是一个等势体,导体表面是一个等势面。因为导体内任意两点的电势差 ,而各点的E=0,所以 ,即任何两点无电势差而为等势体,导体表面也就是一个等势面了。
(3)导体表面的场强皆垂直于导体表面,大小为。因为若场强与导体表面不垂直,则沿着导体表面的场强分量不为零,这样导体上的电荷就会定向移动,就未达到平衡状态,所以导体静电平衡时必然表面场强垂直于导体表面。
如图所示,在导体表面A点处作一小圆柱面作为高斯面,因为导体内的场强为零,导体外的场强垂直于导体表面,所以
故 E = n
(4)导体内部无电荷,电荷只分布在导体表面。因为导体内部任何点的场强皆为零,所以紧靠导体内表面作一高斯面,其电通量为零,高斯面内的净电荷也必为零。这样导体上的电荷不能在体内那就只有分布在表面上,而且曲率大处分布的面电荷密度大,因而场强大。“尖端放电”的原因就是由于导体尖端处曲率大,电荷密度大,场强大而产生的放电现象。因此电子线路的焊点和高压线路及零部件要避免毛刺,而避雷针和电视发射塔却要作得很尖。
(5)对于空腔导体:
若腔内无电荷,则除以上特性外,由高斯定理还可得空腔内表面上无电荷,空腔内无电场,腔内是等势区,因此空腔使腔外的电场对腔内无影响,这种作用叫静电屏蔽。但若腔内有电荷,则腔的内表面会感应出等量异号电荷,空腔外表面则 出现与腔内电荷等量同号电荷,这样腔内电荷的电场是可以对腔外产生影响的,所以空腔导体静电屏蔽是“屏外不屏内”。将收音机上罩以金属网罩,则收不到电台节目就是屏蔽的原因。若将空腔接地,则外表面电荷与地中和,电场消失,即内外电场都被隔断,因此接地导体的静电屏蔽是“接地内外屏”。静电屏在实际中应用很广,将电子仪表外壳作成金属,将电缆外层包以金属,将弹药库罩以金属网,在高压带电作业时穿上均压服等等,都是利用静电屏蔽以消除外场的作用。
例题1:如图所示,金属球B被另一金属球壳A包围,分别带电q= +5mC和 q=+3mC,试问:A球的外表面带多少电量?
例题2:两平行且面积相等的导体板,其面积比两板间的距离平方大得很多,即S>>,两板带电量分别为qa和qB。试求静电平衡时两板各表面上电荷的面密度。
四、板书设计
(见多媒体光盘)
五、练习作业
思考题:1-9
作 业:1-10
第二节 电容和电容器
一、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