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溷凝土及抹灰面彩色喷涂施工工艺标准GY935-996.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9— 35 混凝土及抹灰面彩色喷涂施工工艺标准(935— 1996)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和构筑物工程的内、外混凝土及抹灰(水泥砂浆
或混合砂浆)面彩色喷涂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根据设计要求、基层情况、施工环境和季节,选择、购买建筑涂料及其他配套材
料。
2.2 主要机具:
2.2.1 高层建筑涂料施工宜采用电动吊篮,多层建筑涂料施工宜采用桥式架子,室内则
根据层高的具体情况,准备操作架子,其他工具则应根据确定的施工方法配套准备,综合起
来其主要机具有:1. 刷涂工具:排笔、棕刷、料桶等;2. 喷涂机具:空气压缩机(最高气
压10MPa,排气室0.6m3)、高压无气喷涂机(含配套设备);3. 喷斗、喷枪、高压胶管等;
4. 滚涂工具:长毛绒辊、压花辊、印花辊、硬质塑料或橡胶辊;5. 弹涂工具:手动或电动
弹涂器及配套设备;6. 抹涂工具:不锈钢抹子、塑料抹子、托灰板等;7. 手持式电动搅拌
器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混凝土和墙面抹混合砂浆以上的灰已完成,且经过干燥,其含水率应符合下列要
求:1. 表面施涂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2. 表面施涂水性和浮液涂料时,含水
率不得大于10%。
2.3.2 水电及设备、顶墙上预留、预埋件已完成。
2.3.3 门窗安装已完成并已施涂一遍底子油(干性油、防锈涂料),如采用机械喷涂涂
料时,应将不喷涂的部位遮盖,以防污染。
2.3.4 水性和乳液涂料施涂时的环境温度,应按产品说明书的温度控制。冬期室内施涂
涂料时,应在采暖条件下进行,室温应保持均衡,不得突然变化。
2.3.5 施涂前应将基体或基层的缺棱掉角处,用1∶ 3水泥砂浆(或聚合物水泥砂浆)修
补;表面麻面及缝隙应用腻子填补齐平(外墙、厨房、浴室及厕所等需要使用涂料的部位,
应使用具有耐水性能的腻子)。
2.3.6 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时,应强调技术措施和质量要求。大面积施工前应先做
样板,经质检部门鉴定合格后,方可组织班组施工。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原则是先上后下、先顶棚后墙面。
基层处理 → 分分格缝 → 施涂封底涂料 → 喷、滚、弹主涂层 →
喷、滚、弹面层涂料 → 涂料修整
3.2 基层处理:将混凝土或水泥混合砂浆抹灰面表面上的灰尘、污垢、溅沫和砂浆流痕
等清除干净。同时将基层缺棱掉角处,用1∶ 3水泥砂浆修补好;表面麻面及缝隙应用聚醋酸
乙烯乳液l,水泥5,水1调合成的腻子填补齐平,并用同样配合比的腻子进行局部刮腻子,待
腻子干后,用砂纸磨平。
3.3 分分格缝:首先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吊垂直、套方、找规矩、弹分格缝。此项工作必
须严格按标高控制好,必须保证建筑物四周要交圈,还要考虑外墙涂料工程分段进行时,应
以分格缝。墙的阴角处或水落管等为分界线和施工缝,垂直分格缝则必须进行吊直,千万不
能用尺量,否则差3mm亦会很明显,缝格必须是平直、光滑、粗细一致等。
3.4 具体操作工艺要求是:
3.4.1 刷涂:涂刷方向、距离应一致,接槎应在分格缝处。如所用涂料干燥较快时,应
缩短刷距。刷涂一般不少于两道,应在前一道涂料表于后再刷下一道。两道涂料的间隔时间
一般为2~ 4h。
3.4.2 喷涂:喷涂施工应根据所用涂料的品种、粘度、稠度、最大粒径等,确定喷涂机
具的种类、喷嘴口经、喷涂压力、与基层之间的距离等。一般要求喷枪运行时,喷嘴中心线
必须与墙面垂直,喷枪与墙面有规则地平行移动,运行速度应保持一致。涂层的接槎应留在
分格缝处。门窗以及不喷涂料的部位,应认真遮挡。喷涂操作一般应连续进行,一次成活。
3.4.3 滚涂:滚涂操作应根据涂料的品种、要求的花饰确定辊子的种类。操作时在辊于
上蘸少量涂料后,在预涂墙面上上下垂直来回滚动,应避免扭曲蛇行。
3.4.4 弹涂:先在基层刷涂l~2道底色涂层,待其干燥后进行弹涂。弹涂时,弹涂器的
机口应垂直、对正墙面,距离保持30~50cm,按一定速度自上而下、由左向右弹涂。选用压
花型弹涂时,应适时将彩点压平。
3.4.5 复层涂料:这是由底层涂料、主涂层、面层涂料组成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