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分项施工工艺标准-活动地板施工工艺标准GY70-996.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7— 10 活动地板施工工艺标准(710— 1996)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有防尘和导静电要求的民用、公共建筑等专业用房地面。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活动地板面层应包括标准地板、异形地板和地板附件(即支架和横梁组件),其
规格、型号应由设计人确定,采购配套系列合格产品。
2.1.2 活动地板应以特制的平压刨花板为基材,表面饰以装饰板和底层用镀锌钢板经粘
结胶合组成的板块,应平整、坚实、并具有耐磨、防潮、阻燃、耐污染,耐老化和导静电特
点,其技术性能与技术指标应符合现行的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见图7-4。
图7-4 活动地板
1—柔元高压三聚氰胺贴面板;2—镀锌铁板; 3—创花板基材;;
4—橡胶密封条; 5—活动地板块; 6—横梁; 7—柱帽; 8—螺柱;
9—活动支架; 10—底座; 11—楼地面标高
2.1.3 环氧树脂胶、滑石粉、泡沫塑料条、木条、橡胶条。铝型材和角铁、铝型角铁等
材质,要符合要求。
2.1.4 主要机具:水平仪、铁制水平尺、铁制方尺、2~3m靠尺板、墨斗(或粉线包)、
小线、线坠、笤帚、盒尺、钢尺、钉子、铁丝、红铅笔、油刷、开刀、吸盘、手推车、铁簸
箕、小铁锤、合金钢扁錾子、裁改板面用的圆盘锯、无齿锯、木工用截料锯、刀锯、手刨、
斧子、磅秤、钢丝钳子、小水桶、棉丝、小方锹、螺丝扳手。
2.2 作业条件:
2.2.1 在铺设活动地板面层时,应待室内各项工程完工和超过地板承载力的设备进入房
间预定位置以及相邻房间内部也全部完工后,方可进行,不得交叉施工。
2.2.2 铺设活动地板面层的基层已做完,一般是水泥地面或现制水磨石地面等。
2.2.3 墙面+50cm水平标高线已弹好,门框已安装完。并在四周墙面上弹出面层标高水
平控制线。
2.2.4 大面积施工前,应先放出施工大样,并做样板间,经各有关部门鉴定合格后,再
继续以此为样板进行操作。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基层处理 → 找中、套方、分格、弹线 → 安装支座和横梁组件铺设活动地板面层 →
清擦和打蜡
3.2 基层处理;活动地板面层的金属支架应支承在现浇混凝土基层上或规制小磨石地面
上,基层表面应平整、光洁、不起灰。含水率不大于8%。安装前应认真清擦干净,必要时根
据设计要求,在基层表面上涂刷清漆。
3.3 找中、套方、分格、弹线:首先量测房间的长、宽尺寸,找出纵横线中心交点。当
房间是矩形时,用方尺量测相邻的墙体是否垂直,如互相不垂直,应预先对墙面进行处理,
避免在安装活动板块时,在靠墙处出现棋形板块。
根据已量测好的平面长、宽尺寸进行计算,如果不符合活动板板块模数时,依据已找好
的纵横中线交点,进行对称分格,考虑将非整块板放在室内靠墙处,在基层表面上就按板块
尺寸弹线并形成方格网,标出地板块安装位置和高度(标在四周墙上),并标明设备预留部
位。此项工作必须认真细致,做到方格控制线尺寸准确(此时应插入铺设活动地板下的管线,
操作时要注意避开已弹好支架底座的位置)。
3.4 安装支座和横梁组件:检查复核已弹在四周墙上的标高控制线,确定安装基准点,
然后按基层面上已弹好的方格网交点处安放支座和横梁,并应转动支座螺杆,先用小线和水
平尺调整支座面高度至全室等高,待所有支座柱和横梁构成一体后,应用水平仪抄平。支座
与基层面之间的空隙应灌注环氧树脂,应连接牢固。亦可根据设计要求用膨胀螺栓或射钉连
接。
3.5 铺设活动地板面层:根据房间平面尺寸和设备等情况,应按活动地板模数选择板块
的铺设方向。当平面尺寸符合活动地板板块模数,而室内无控制柜设备时,宜由里向外铺设,
当平面尺寸不符合活动地板板块模数时,宜由外向里铺设。当室内有控制柜设备且需要预留
洞口时,铺设方向和先后顺序应综合考虑选定。
铺设前活动地板面层下铺设的电缆、管线已经过检查验收,并办完隐检手续。
先在横梁上铺设缓冲胶条,并用乳胶液与横梁粘合。铺设活动地板块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