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章物种起源与生物多样性演化3.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 冰期对动植物区系的影响 第四纪冰期发生时,现代生物类群已经形成,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都经历了冰期,现有的生物是冰期的幸存者。 第四纪冰期发生时,现代生物类群已经形成,地球上所有的动物、植物都经历了冰期,现有的生物是冰期的幸存者。冰期中生活在冰川南缘那些没有被冰川覆盖地区的动物植物区系的变化最明显。 以美洲五大湖地区为例,l.6万至1.8万年前那里曾经密布冷杉林,在最后一次冰期中,该地区为冰川所覆盖。1.2万年前,冰川开始北退,冷杉林重新回到该地区。植被的变迁影响到动物群落,例如,在高纬度地区出现了大面积的针叶林,为贮食性啮齿动物(如红松鼠)提供了可利用的生态位。由于针叶林籽实丰富度有明显的季节性,因此与之相适应的在系统发育中形成了贮藏食物习性的红松鼠、花鼠成为当地动物群落中的优势种类。 冰期中,由于海平面下降而露出水面的海底陆地形成陆桥,为陆栖动物提供了扩散的通道,对于现代生物多样性格局有特别的意义。化石证明,在新生代的大部分时间内,白令海峡形成了连接西伯利亚和北美的陆桥,亚洲和北美洲两地间存在过双向的物种迁徙。 (三)第四纪冰川对中国的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第四纪冰川也曾深刻地影响了中国,青藏高原以及东部高山都发育过冰川。约7万年前,中国沿海海面比现在高10m左右,在最后一次冰期的盛期(约1.5万年前),中国沿海海平面比现在低110m左右,长江口向东移了600km。 由于大陆面积扩大造成气候干燥、降水减少,华北和东北平原有暗针叶林和草原分布。黄海大陆架分布着稀树草原和森林草原。 回顾了影响生物多样性的宏观因素之后,可以看到生物 多样性处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宏观环境的变迁影响着生物的 生存和物种的演化。陆地形成、造山运动、大陆漂移、气候 周期和大陆碰撞都是生物多样性演化的契机。尽管地质变化 和气候周期在今天仍在继续着,仍在影响今天的生物多样性,然而,人类活动对生物多样性的格局和演化方向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思 考 题 1 简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生物物种间关系主要有那几种主要类型? 3 简述第四纪冰川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四)志留纪(距今4.38----4.1亿年) ——脊椎动物的大量出现 生物多样性增加,无颌类出现多样化。同时,有颌类中的盾皮鱼开始出现。维管植物(蕨类)和节肢动物(蝎子、多足类)开始侵入陆地。 (五)泥盆纪——鱼类时代 泥盆纪:珊瑚和三叶虫发生大规模的适应辐射;头足类出现。泥盆纪被称为鱼类的时代,软骨鱼类和硬骨鱼类陆续起源并随后发生了适应辐射。与此同时,两栖类、苔藓、维管植物(蕨类、裸子植物)和昆虫起源于这个时期。 (距今4.08-3.60亿年前) (六)石炭纪(距今3.60-2.86亿年前) ————壮观的蕨类森林 陆生孢子植物(蕨类)繁盛并形成大面积的森林,两栖动物的种类多样化,并出现最早的爬行类。昆虫发生适应辐射,一些原始的目(直翅目、蜚蠊目、蜉蝣目、同翅目)等大量出现。 爬行动物出现适应辐射,兽孔类成为占优势的类群;昆虫的各个类群多样化,形成了蜻蜓目、半翅目、脉翅目、鞘翅目、双翅目等类群。 (七)二叠纪(距今2.86-2.48亿年前) ——生物圈重大变革时期 (八)三叠纪(距今2.48-2.13亿年前) ——裸子植物的兴盛时代 海洋无脊椎动物的一些类群(如双壳类)的多样性增加。裸子植物开始占优势。爬行类出现适应辐射,形成了龟类、鱼龙、蛇颈龙和初龙类(进一步形成植龙、鳄类和恐龙)。早期哺乳动物出现。大陆开始漂移。 (九)侏罗纪(距今2.13-1.44亿年前) ——恐龙时代 侏罗纪:恐龙多样化,翼龙、雷龙、梁龙、剑龙、三角龙等种类出现。原始鸟类(始祖鸟等)出现。古代哺乳动物、裸子植物占优势。大陆继续漂移。 (十)白垩纪(距今0.65-1.44亿年前) ——鸟类和被子植物渐露头角 具有现代鸟类特征的黄昏鸟出现。被子植物和哺乳类开始多样化,有袋类与有胎盘类哺乳动物开始分化。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