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政府投资审计规范小议.docx

发布:2019-04-11约9.46千字共1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摘要审计规范是审计活动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和工作标准。   我国的审计规范分为国家审计规范、内部审计规范和社会审计规范。   政府投资审计规范是国家审计规范的一个分支。   研究政府投资审计规范,分析现行政府投资审计规范面临的问题,既有助于完善审计法制理念,又具有指导政府投资审计实践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政府投资审计规范政府投资审计规范是审计机关实施政府投资审计的依据,也是政府投资审计活动中各方当事人的行为准则。   研究政府投资审计规范,既有助于完善审计法制理论,又具有指导政府投资审计实践的现实意义,促使政府投资审计更好地发挥免疫系统功能,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政府投资审计规范的涵义一国家审计规范的涵义审计规范根据审计主体的不同,可分为国家审计规范、内部审计规范和社会审计规范三大类。   国家审计规范是指由国家规定或认可的审计机关及其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活动中,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和与审计工作有关的其他各方都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和工作标准。   国家审计行为规则包括国家审计的组织规范、国家审计工作行为规范以及国家审计职业道德规范等,是国家审计行为在组织、职责、行为、道德上的要求。   国家审计工作准则是指国家审计人员在实际业务工作中所必须遵循的具体规范,如审计准则、审计质量控制标准等。   二政府投资审计规范1政府投资审计规范的定义政府投资审计规范是国家审计规范的一个重要分支。   政府投资审计规范是指在政府投资审计活动中审计机关、被审计单位和与审计工作有关的其他各方都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和工作标准。   同样包括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反映政府投资审计组织规范、工作行为规范以及职业道德规范的行为规则。   二是政府投资审计人员在实际业务工作中所必须遵循的具体规范。   2政府投资审计规范的基本特征1政府投资审计规范是国家或者有关部门通过法律、法规、规章等形式加以规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在政府投资审计中,国家审计机关代表国家利益对政府投资行为实施审计监督,其监督的对象、范围、权限、程序的确定都是国家意志的体现,需要通过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加以确定。   2政府投资审计规范是国家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开展审计工作应当遵守的行为准则。   这一行为规范主要明确审计主体在审计活动中应当做什么、怎么做,以及相应的权利和义务。   3政府投资审计规范是参与政府投资审计活动的各方当事人应当遵守的行为规则。   政府投资审计活动参与人包括国家审计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被审计单位,以及其他参与审计活动的有关组织或个人。   故政府投资审计规范不仅规范审计组织和审计人员的行为,也规范被审计单位以及其他单位或个人与审计工作有关的行为,参与政府投资审计活动的各方当事人都应当遵守。   4政府投资审计规范是对审计人员的指引,是审计工作的标准。   在政府投资审计工作中,为防止审计的随意性和无序性,规避审计风险,国家制定一定的审计标准,用以指引审计人员的工作,通过技术规范的方式实现审计目标。   二、政府投资审计规范内容一政府投资审计规范的基本内容由于政府投资审计是国家审计的一个分支,因而政府投资审计规范被包含于国家审计规范之中,国家审计规范适用于政府投资审计规范。   但政府投资审计有其特殊性,必须有针对性地制定一些行业性规范作为补充,从而形成完整意义上的政府投资审计规范。   政府投资审计规范的主要内容包括有关政府投资审计的机构设定、人员配置、职责权限、审计程序、行为准则、职业道德、工作标准等,内容广泛,涉及到宪法和审计法等法律、行政法规和政府规章。   二政府投资审计规范框架政府投资审计规范大致可分成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宪法和法律,第二层次是国务院行政法规和地方性行政法规,第三层次是国务院部门规章、地方政府规章和地方规范性文件。   1《宪法》。   1982年《宪法》明确了我国实行国家审计制度,并对审计监督的基本原则、审计机关的设置的领导体制、审计监督基本职责、审计长的地位和任免等基本制度作出了规定。   这是我国国家审计规范体系的基础,当然也政府投资审计规范的基础。   2《审计法》。   1994年颁布的《审计法》是国家审计规范体系的核心,也是政府投资审计规范体系的核心。   2006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对《审计法》进行了修改,修订后的《审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审计机关对政府投资和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建设项目的预算执行情况和决算,进行审计监督。   3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   1988年国务院颁布《审计条例》,1997年颁布《审计法实施条例》,2010年重新修订了《审计法实施条例》。   修订后的《审计法实施条例》第二十条进一步明确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