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ppt

发布:2017-09-20约4.19千字共5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连续检测——连续压实控制 由点的抽样检测转变为覆盖整个碾压面的全面监控与检测,现场可视化显示压实结果。 主要特点 点的抽样检验费时费力,给施工过程带来明显干扰。 与常规检测方法结合起来,可以使常规检测的抽样控制变为关键(薄弱)区域控制,大量减少常规检测的数量,并且可以确认常规检测不合格点所处的范围。 若个别试验点不满足要求时, 重新碾压界线很难界定。 在压实薄弱区域(红色)进行常规检测,更能保证压实质量。 实现了施工过程的全过程监控,与施工同步,效率高、不干扰施工,并且能够指导现场施工,对欠压地段及时补充碾压,同时可以避免过压和优化碾压遍数,可以提高压实质量的均匀性。 连续检测与施工同步 常规检测事后进行 无砟轨道结构更需要路基提供均匀的支承条件 路基的不均匀支承容易造成上部结构的损伤,影响运营期的行车安全 高速铁路 尤为重要 量测设备智能化程度高,操作简单,安装在驾驶室内实时显示压实信息,便于操作使用。 对于大粒径填料路基,本项技术是目前可行的质量控制方法。 总体而言,连续压实控制技术改变了传统意 义上的抽样控制方式,不但使用在碾压的全 过程中,还体现在对整个碾压面的全覆盖式 控制上,已经成为一项成熟并普遍应用的先 进压实技术,在欧洲一些先进高铁国家得到 了普遍应用,被欧美誉为筑路技术的第三次 革命。 哈大客专 京沪高铁 兰新铁路 八、九标位于张掖地区,其中路基全长70余公里。 2010年6月,项目组为指挥部、监理公司和施工单位提供了多次技术培训。这是第一次在铁路建设中进行的大面积应用。 控制项目包括压实程度、压实稳定性和均匀性,压实薄弱区检测。这些工程应用不但进一步验证了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同时也进一步明确了规程编制原则。 成灌铁路 工作思路 认识到位是前提 公司重视是关键 监理推动是手段 施工执行是根本 作业培训是保证 六、体 会 做 法 项目实施建议 一,公司在充分了解路基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的情况下,将路基连续压实控制技术的相关内容写入到招标文件。 项目实施建议 二,招标结束后,公司组织在试验段应用路基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进行施工,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分层填料厚度,压实遍数,压实密实度指标,报告格式,报告周期等具体内容。并邀请各施工单位相关人员参与测试过程,了解系统情况。 项目实施建议 三,组织公司、监理、施工方、技术方等各单位人员进行路基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应用的可行性研究。 项目实施建议 四,鉴于该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可以记录最真实有效的参考数据以备公司和监理等单位审查,施工方可能会不愿意采用该系统,公司认为该技术对施工质量有很大保障的时候,可强制施工单位使用。 西南交大—— 关于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在铁路领域应用的过程 1、从2007年起,就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如何在铁路建设中应用问题多次向卢部长、建设司领导、科技司领导和工管中心领导进行过汇报,从始至终得到了卢部长等领导的大力支持和指导。 西南交大—— 关于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在铁路领域应用的过程 2、卢部长高度重视,先后四次听取了项目组的汇报,充分肯定了这项技术的优点。指出对于提高路基填筑质量大有好处,这项技术要在铁路中应用。 西南交大—— 关于连续压实控制技术在铁路领域应用的过程 3、《规程》发布前,规程内容于2011年11月12日在铁道部二楼会议室向卢部长及部建设司、工管中心、质检总站、运输局、科技司、经规院等部门领导和专家做了汇报,得到了卢部长等领导的充分肯定,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肯定。 汇报不足之处请 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谢 谢 ! 铁路路基填筑工程 连续压实控制技术 2012.05 石济客专公司 安质部 汇报内容 课 题 提 出 理 论 基 础 规 范 要 求 工 作 原 理 主 要 优 点 体 会 做 法 目前在铁路路基填筑工程中,由于传统作业 模式无法实时记录和检查现场压实情况,容易出 现漏压、过压的情况,导致后期路基部分出现坍 塌和沉降,在完工后,又采用点抽检的方法,进 行压实路面的密实度检测,由于点抽检结果无法 完整检查全路段压实质量,也给路基施工质量留 下隐患。 一、课 题 提 出 1、地方公路、机场等在研究该问题 2、国外也在研究(奥地利、德国、美国等) 3、高铁的沉降问题迭出,严重制约了正常运营。部明文规定:如果不能控制住沉降,就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轨道等)。 4、铁道部发布技术规程,召开了专题贯标会。 将振动压实机具作为加载设备,根据压实机具与路基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路基结构的反作用力(抗力)来分析和评定路基的压实状态,进而实现碾压过程中压实质量的连续控制。 二、理 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