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路基填筑工程连续压实控制技术规程》宣贯讲座(2012年)-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连 续 压 实 控 制 实 施 的 四 个 关 键 环 节(阶段) 常规检测的不足 —— 连续压实控制基本原理示意图 在r ≥0.7情况下 建立相关模型(方程) 第六章 压实质量报告 压实质量报告相关信息采用易于读取和存储的数据格式。 压实质量报告除进行常规存档外尚应进行电子存档 压实质量报告以图形和数字方式显示 (1)显示和存储格式 ——也是为下一步压实质量信息化管理做准备 A.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连续压实质量检测报告——压实状态分布图、压实程度分布图、过程控制最后一遍的相关资料以及薄弱区域的压实质量验收资料 相关性校验报告——对比试验数据、相关系数、回归模型,附有试验段压实状态分布图和碾压轮迹振动压实曲线 (2)报告组成 附录 B与C —— 压实质量报告图例 压实质量报告 —— 实际的图例 过程控制中的压实程度、均匀性和稳定性控制标准 A. Description of the contents 质量检测中的识别薄弱区域与常规检验数量 相关性校验中的相关系数与连续压实控制的目标值 1.2 关 键 技 术 —— 应结合填筑工艺试验进行 将试验段碾压成三种密实状态能反映正确的相关关系 (1)相关性校验 试 验 路 的 碾 压 相关程度参考准则 相关系数的绝对值 相关程度 0.9~1.0 相关性非常强 0.7~0.9 相关性强 0.5~0.7 相关性弱 <0.5 相关性非常弱 相 关 系 数 的 规 定 0.7? 通过对哈大客专、京沪高铁、成灌铁路、兰新铁路等现场的路基不同位置、不同填料、不同振动压路机的近千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振动压实值与常规质量验收指标(K30、Ev2、Evd)之间的相关系数大部分在0.75以上。 0.7是相关程度强弱的一个分界点。 对于岩土材料而言,0.7和0.75对于判定相关程度强弱的影响并不大。 瑞典规范规定R≥0.6时相关性成立,德国和奥地利等国家规定R≥0.7时相关性成立。 本规程将相关系数的下限定为0.70 [x]——按照现行相关标准确定的常规质量验收指标的合格值 连续压实控制的目标值 (2)过 程 控 制 碾压过程中,根据振动碾压过程中连续检测取得的压实质量信息,按照压实程度、压实均匀性和压实稳定性的判定和控制标准进行实时的压实质量监控。 —— 应在碾压过程中进行 压实程度——控制填筑体物理力学性能达到规定值的程度,解决填筑体是否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支承上部结构。 压实均匀性——控制填筑体物理力学性能的均匀分布程度,解决能否均匀支承上部结构。 压实稳定性——控制填筑体物理力学性能的稳定程度,解决在列车重复荷载作用下填筑体能否长期、有效地支承上部结构(疲劳问题)。 三方面共同控制的重要性 判定某一点是否合格 压实程度控制 —— 在压实过程中 碾压面压实程度的通过率按合格面积占碾压面面积的多少计算 碾压面通过率应按不小于95%进行控制 不合格检测单元应呈分散分布状态,其中允许的连续单元面积—— 高铁:不大于5平米;普铁:不大于10平米 —— 在碾压面压实某一遍后 国外关于压实程度控制 1)奥地利 ——按最小值控制 按照连续控制目标值进行控制,合格率为90%,即允许有不超过10%的点存在,但不能呈连续分布状态,而是分散地分布在碾压面上。 ——按10%-最小分位点控制 2)德国 按照连续控制目标值进行控制,合格率为90%。其中连续控制的目标值是正常目标值的90%,即目标值为0.9[VCV]。 3)美国 压实均匀性宜按振动压实值数据不小于其平均值的80%: 进行控制。 压实均匀性控制 —— 在压实过程中 鉴于目前压实均匀性控制现状,本规程提出了不低于振动压实值数据平均值80%的规定,这是最低下限要求,是一种最小值控制方法,大致相当于最多允许将常规质量验收指标数据平均降低30%~50%,即一组常规检测数据,若有低于其平均值的30%~50%的点便认为是不均匀点,其做法与数理统计方法中的“3σ原则”类似。只对最低下限进行了规定是考虑到目前工程实际情况。 奥地利/ISSMGE规范中初步提出控制所有的连续压实数据在0.8[VCV]~1.5[VCV]之间,且变异系数不大于20%。 美国明尼苏达州运输部(MnDOT)对该州范围内的填料规定90%的连续压实数据在0.9[VCV]~1.2[VCV]之间,且没有小于0.8[VCV]的数据。 国外都是基于目标值进行的,没有对振动压实曲线本身的波动提出要求,有可能出现满足目标值要求,而振动压实曲线依然有很大波动的现象。 国外关于压实均匀性控制 压实程度合格但压实不均匀实例 压实稳定性应按同一碾压轮迹上前后两遍振动压实值数据变化率精度进行控制。其中精度可根据相关方程、按照对应的
显示全部